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商報@立法確保香港不破產(18-03-2014)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撰文,指香港面臨結構性財赤并非杞人憂天,因本港人口老化和經濟周期等因素,經濟未來直至2041年的廿多年間,每年平均只增長2.8%。但陳局長并沒交代政府開支狂飆引發結構財赤,又辯稱《基本法》第107條只是要提醒香港政府要更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而非要為香港的開支設限或認為開支不能增長云云。

結構性財赤非杞憂
根據政府統計處去年推算,本港人口會在未來20至30年內持續上升,由現時的720萬增至2041年的850萬,惟增長步伐會逐步放緩。人口結構會出現遽變:不出30年,65歲及以上長者數目會由現時的100萬,激增至2041年的260萬,屆時差不多每3人便有1名長者,而每8人更有1名年邁長者,即80歲及以上的人士。

人口老化會為公共財政帶來深遠影響,勞動人口不斷縮減,稅收愈來愈少,直接影響庫房收入。財赤迫在眉睫,特區政府應致力制訂更為周全的公共財政規劃,以應付各種挑戰。然而,政府所做的恰恰相反,不但沒有量入為出,反而年年大手筆增加恒常福利項目開支。

本屆政府上任兩年,福利項目開支增幅達32%。今年更高達580多億元,比以前的400多億元增加180億元,肯定違反了基本法第107條,有關財政預算必須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的規定,勢將對庫房造成沉重負擔,終引發結構性財赤。

曾蔭權任財政司司長時,在財政預算案曾明言,憲法只容許中期赤字,結構性赤字即違憲。曾在1999至2000年度財政預算案表明:「要為中期財政狀况奠定穩固基礎,我們必須小心控制政府開支增長。香港其中一項基本的財政指引,是確保開支增長率在一段期間內不超越整體經濟增長的速度。為遵循此指引,我們多年來均按照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趨勢,計劃政府開支增長。」 宜為第107條立法

曾蔭權強調有意識地在經濟低潮中維持原有的開支計劃,而不選擇削減開支,以免使經濟進一步衰退。而隨着經濟復蘇,會在中期內必須逐步調節,令開支增長漸次恢復和經濟增長相適應,反映其深明謹守基本法107條的理財原則何其重要。

本屆政府上場短短兩年,便導致收支失衡,特區政府應認真考慮任志剛在中大發表的研究建議,將第107條進行本地立法,以確保香港不會破產收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