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成報@辣招震垮裝修行業(26-09-2013)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長遠房屋策略諮詢會上,被台下市民質問樓市辣招打壓了樓房供應,促使樓價上漲難上樓。可是張局長僅稱減辣會給市場錯誤訊息,所以一丁點辣也不容減。買樓置業可說是小市民一生重要決定,又怎會因政府一言兩語而鹵莽行事。

更實在的是樓市辣招的負面影響已蔓延各行各業,打擊香港經濟,推高相關行業的失業率,難道張局長只管房策就不理會打工仔失業,要另一位勞福局張局長以福利救濟?

多項樓市辣招已令樓市交投量,由每月近1.3萬宗大減至現時約3,000宗,跌幅超過七成。以裝修行業處理每項物業裝修收費約40,000元為例,一個月涉及損失4億元,建材供應小企、家居裝修工人首當其衝。樓市辣招造成連鎖影響,並非只影響地產代理從業員,而是連帶裝修、物流、傢俬、律師行、廣告、印刷等行業,生意都受影響,禍及各行各業。

根據統計處數據,樓市辣招推出後,樓房裝飾、修葺及保養業的失業率比整體失業率高出一倍多,而在本年初稍有下調,卻在買家印花稅和雙倍印花稅分別在去年10月和本年2月推出後,又再次上調,直至最新裝修行業失業率創新高至8.3%,接近整體失業率的兩倍。政府倘不減辣,失業問題將會讓相關行業進一步惡化。

就辣招對裝修行業的負面影響,我們訪問了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聯僑。他在訪問裏表示辣招大減二手樓成交,直接使裝修工人和小型工程公司生計受損,涉及一萬二千間注冊小型工程公司和數萬多工人。過去不少裝修工人接二手樓宇裝修訂單,如果服務和手工好,將可以自立門戶,承接更多工程,當中小企老闆。現在二手樓成交冰封,裝修工人創業和向上流動的機會也大大減少。

很多人以為樓市只是有錢人的事情,當然,香港的業主有一百萬人,並不是少數人的事情。而在經濟學上,有一個「滴漏經濟學」(trickle down economics),意指政府救濟不是救助窮人最好的方法,應該通過經濟增長使總財富增加,最終使窮人受益。樓市成交多,促進裝修、建材、物流等行業都會興旺,現在辣招打擊經濟增長,受害的是整體經濟和各行各業,只是大家未有洞察其中受害者的苦況。

107動力召集人
何民傑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辣招苦主大聯盟@裝修工人苦水會(22-09-2013)


辣招苦主大聯盟@裝修工人苦水會(22-09-2013)


辣招苦主大聯盟@裝修工人苦水會(22-09-2013)


政府推出一系列額外印花稅,未能壓抑樓價,卻打擊經濟,製造失業,損害社會各界。故此,本聯盟向政府提出五大重點訴求如下:
1) 取消《雙倍印花稅》辣招;
2) 股東全部是香港永久居民的有限公司應豁免繳納「買家印花稅」;
3) 將換樓期由6個月延長至12個月豁免真正用家繳納的《雙倍印花稅》;
4) 放寬港人換樓置業按揭;
5) 全部辣招措施設立日落條款(到期時限)

本聯盟在2013年首次發起辣招苦水會和“77辣招苦主大遊行”,共有2萬3千人名各行各業人士參加。本聯盟認為辣招負面影響已蔓延各行各業,打擊香港經濟,推高相關行業的失業率。

多項樓市辣招已令樓市交投量,由每月近1.3萬宗大減至現時約3,000宗,跌幅超過七成。以裝修行業處理每項物業裝修收費約40,000元為例,一個月涉及損失4億元,建材供應小企、家居裝修工人首當其衝。樓市辣招造成連鎖影響,並非只影響地產代理從業員,而是連帶裝修、物流、傢俬、律師行、廣告、印刷等行業,生意都受影響,禍及各行各業。

為反映辣招負面影響已蔓延各行各業,打擊香港經濟,本聯盟特於今天922(星期日)舉辦“裝修工人苦水會”,請來受辣招負面影響的裝修工人到場發表苦況,其後苦主更以批盪工具將大型“辣招”掩蓋,比喻要求政府盡快收返“辣招”,不要繼續拖累各行各業生計。


辣招苦主大聯盟發言人何民傑表示:「根據統計處數據(見表一) ,樓市辣招推出後,樓房裝飾、修葺及保養業的失業率比整體失業率高出一倍多,而在本年初稍有下調,卻在買家印花稅和雙倍印花稅分別在去年十月和本年二月推出後,又再次上調,直至最新裝修行業失業率創新高至8.3%,接近整體失業率的兩倍。政府倘不減辣,失業問題將會相關行業進一步惡化。」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新報@代理促減辣罷賣廣告一日(10-09-2013)


香港經濟日報@大聯盟:倘無視撤招 行動或升級(10-09-2013)



為進一步抗議政府實施辣招令樓市買賣急跌,打擊地產代理生意,本港主要地產代理昨天暫停在各報章刊登廣告1天,並強調,若政府無視撤招或作修訂,不排除將行動升級,罷登廣告1星期、甚至1個月。

政府籲業界諒解 以大局為重

不過,政府昨晚發出回應指,措施達致顯著效果,有效應對市場非理性亢奮,並改變了社會認為樓價只升不降的非理性預期,呼籲業界諒解政府以大局為重。

而豁免香港永久性居民成立的公司或慈善團體繳付買家印花稅(BSD)的提議,經研究後,政府仍認為會造成漏洞,嚴重削弱措施效力。

繼上兩個月的遊行示威及簽名運動後,辣招苦主大聯盟昨舉行第3輪行動,其中,地產代理商會聯同兩間大行的高層,昨午於中環街頭默哀1分鐘,以示對辣招的不滿,及後又在街頭收集市民的簽名。

美聯董事總經理黃子華指,住宅交投量下跌6至7成,代理行在縮減人手及分行的同時,難免也要收縮廣告開支,現在才是預演,但強調非向傳媒或政府施壓。而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集團在過去3個月已削減近6至7成的網上、電視及其他媒體廣告開支,「可慳則慳」。

辣招苦主大聯盟發言人何民傑稱,聯盟目標是收集20萬個市民簽名,再轉交立法會,目前已收集近10萬個。另他們已獲約15名立法會議員支持修訂辣招。惟地產代理聯會主席郭德亮重申,若政府無視撤招或作修訂,不排除將行動升級,罷登廣告1星期、甚至1個月。

香港商報@港府指辣招乃非常措施(10-09-2013)



【香港商報訊】九大地產代理商會連同「辣招苦主大聯盟」,昨日停登報章廣告一日,以反對政府的樓市辣招。政府發言人晚上回應指,物業交投量從高位回落,難免對地產從業員造成影響,但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政府希望業界能夠諒解,畢竟政府當以大局為重,藉着減低樓市泡沫風險以維持金融體系及宏觀經濟的穩定性,謀求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政府會繼續以供應主導的策略,從根本解決房屋問題。

發言人又說,政府宣布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至今快將一年,對於可行的建議例如有關重建項目的買家印花稅退款安排,已提出相應的修訂建議。至於其他有關豁免香港永久性居民成立的公司或慈善團體繳付買家印花稅的提議,經過反覆研究後,認為有關豁免會造成漏洞,嚴重削弱買家印花稅的效力。

政府表示,會繼續努力解釋政府的立場,並會與立法會保持緊密合作,務求可以盡快完成有關的立法程序,令相關措施得以早日落實。

星島日報@代理爭「撤招」塞爆中環(10-09-2013)



正當代理業界為爭取撤招,於昨午在中環高調舉行簽名運動,令原已熙來攘往的皇后大道中更擠得水泄不通,引起「中環人」關注,至今並取得近十萬名市民簽名支持。面對咁嘅局面,政府昨晚都要作出回應,重申在雙辣招實施後,成功收窄樓價升幅,強調政策只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希望業界「大局為重」。

辣招紓樓價升幅

政府昨晚近十時發出新聞稿,認為雙辣稅公布後,投機活動顯著減少,樓市需求呈冷卻迹象,且三月至七月間,整體樓價平均每月上升百分之零點四,較今年首兩個月平均升幅百分之二點七明顯收窄。

公告重申,增加房屋土地供應是政府最優先的政策,有關印花稅政策只屬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對代理經營環境造成影響,希望業界能夠諒解。

星島日報@「大聯盟」收十萬簽名促撤辣招(10-09-2013)



由地產代理業界等組成的辣招苦主大聯盟,昨日在中環鬧市收集市民簽名,並為樓市默哀一分鐘,該聯盟發言人指,政府辣招未能壓抑樓價,反令市民換樓困難,現已收集到逾十萬名市民簽名支持,籲政府修訂有關印花稅草案,並以收集到二十萬名市民簽名為目標,聯盟亦已獲十多名立法會議員表態支持,並會繼續尋求各界支持。

香港地產代理商總會主席朱建蘭表示,現時大聯盟已收集到逾十萬名市民簽名,而目標則為二十萬,業界昨天同時停止在報章上刊登廣告,以表達辣招對業界苦況,另外,現時已有十多名議員表態主持聯盟理念及訴求,聯盟會繼續約見各黨派議員,希望游說更多議員支持,另外,大聯盟或有意於下月再舉辦遊行,向政府重申業界訴求。

目標為20萬

地產代理專業協會會長郭昶指,一○年推出額外印花稅至今,樓價不跌反升,反映政府辣招無助樓價平穩發展,反而壓抑正常成交,並導致海外投資者卻步。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集團為開源節流,已在人手及分店數目,削減一定規模。

持續削減規模

美聯集團董事總經理黃子華表示,三辣招同時運作已近七個月,對二手市場的破壞力愈來愈大,多個藍籌屋苑於周末黃金時間均「捧蛋」未有成交,表現較辣招初推出時更差,最終導致成交癱瘓,目前平均每天幾乎不足百宗成交,顯示單位流轉緩慢,影響廣大有意置業的市民,另外,若樓市持續死寂,業界可能裁減逾半人手。

有意下月再遊行

他續指,政府應針對樓市而非業主,如換樓期僅六個月,否則換樓業主便要繳付雙倍印花稅,時間過於倉促,換樓用家亦受辣招牽連。

另外,現時市場成交只及以往七成,但停賣廣告目的,旨在節省成本及表達業界訴求,而非向傳媒及政府施壓,盼政府能盡快作出回應,減低辣招對代理業界以致裝修、律師樓、廣告印刷業等帶來連鎖式影響。

律師業界等受影響

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稱,每月成交由往常一萬三千宗,減少至現時三千宗,以一宗買賣共涉律師費約八千元計算,估計每月律師業界損失八千萬元生意,據他了解,個別律師行已裁減一半人手。

南華早報@A fight on their hands(10-09-2013)



They protest in financial district to push home point that cooling measures will harm economy

About a dozen property agents, including the heads of the four biggest firms, stage a protest in Central yesterday, holding a minute’s silence to “mourn” the financial losses brought by government measures to cool the market. They want a reversal of the policies they say are hurting their business and withdrew all classified ads from yesterday’s local newspapers to drive home the point, threatening to continue the action for “a week or a month if necessary”. A double stamp duty for all property buyers – except permanent residents who are first-time homebuyers – came into effect in February. The agents say that duty, the 15 per cent stamp duty for foreign and corporate flat buyers, and a special stamp duty on resales of flats within three years, are hurting the economy and failing to keep a lid on prices.

信報@大聯盟收集10萬簽名求「減辣」(10-09-2013)



地產代理及相關業界組成的辣招苦主大聯盟舉行簽名行動,期望政府修訂三項辣招內容。大聯盟表示,已收集10 萬個簽名,估計辣招再實行二至三個月,將有7 成代理「離場」。政府則強調,措施屬非常時期非常措施,冀業界諒解。

指十數議員支持修訂

九大商會代表昨天在中環街頭收集市民簽名,希望政府撤銷辣招或修訂遏抑樓市措施。地產代理聯會主席郭德亮表示,大聯盟已收集10 萬個簽名,獲十多名立法會議員支持,聯盟將繼續約見立法會議員,並期望簽名數目可倍增;他指出,業界昨天停止在報章刊登廣告一天,未來不排除把行動升級,一周甚至一個月不登廣告。

美聯集團(1200)董事總經理黃子華表示, 自從實施雙倍印花稅(DSD)及買家印花稅(BSD)後,樓市成交大減,業界昨天暫停在報章刊登廣告,只反映辣招影響市場,成交量減60%至70%,廣告量也將減少,但強調無意向傳媒或政府施壓。

中原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出,過去三至四個月,代理行已減少在電視廣告和其他媒體宣傳等多方面的開支,是次停止刊登分類廣告一天,目的是讓大眾知道辣招除對代理界有影響外,也影響多個行業,但預料對傳媒影響不大。

107 動力召集人何民傑指出,二手交投萎縮,律師行樓契業務急減,有小型律師行因此而裁減五成律師。大聯盟召集人兼地產代理商總會主席朱建蘭表示,以旗下代理行為例,門市由高峰期11 間,減至現在5 間,其中3 個舖位改為收租以支持代理行營運,但仍錄得虧蝕,如未來二至三個月辣招仍未獲修訂,估計將有70%從業員轉行。她揚言,若政府仍不聽取民意,九大商會下月10 日將有行動,但詳情仍有待與九大商會代表進一步商討。

政府回應冀業界諒解

事實上,三辣招運作已近七個月,數據顯示,近七個周末十五大屋苑平均每周只錄得約10 宗成交,多個藍籌屋苑於周末黃金時間均「捧蛋」,表現較辣招初推出時更差。

香港地產代理專業協會主席郭昶認為,辣招只減少交投,無助遏抑樓價,期望政府把換樓期由六個月延長至十二個月,股東全數為香港永久居民的本地公司可豁免BSD 等。

對於大聯盟的行動,政府發言人昨晚回應指出,需求管理措施已達致顯著效果,物業交投量從高位回落,難免對地產從業員造成影響,但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期望業界諒解。

發言人重申, 有關重建項目的BSD 退款安排,政府方面早前已提出相應的修訂建議,至於豁免香港永久性居民成立的公司或慈善團體繳付BSD的提議,政府經過反覆研究後,認為有關豁免會造成漏洞,將嚴重削弱BSD的效力。

成報@辣招苦主再發功 冀集20萬簽名(10-09-2013)


【本報特訊】由多間地產行組成的辣招苦主大聯盟昨日發起第三輪抗議行動,該組織昨日下午在中環鬧市街頭收集簽名,希冀集齊20萬個簽名之後,要求立法會修訂樓市措施。該活動召集人朱建蘭表示,業界昨日停止在全港報章刊登廣告以抗議政府不肯為樓市「減辣」,她並稱,如果政府不予回應,聯盟或進一步將措施拓至一星期甚至一個月。

據昨日現場所見,四大代理行高層,率領其他辣招苦主大聯盟代表,在中環靜默一分鐘,向政府呼籲檢討辣招。該聯盟表示,罷落廣告是因為現時交投量低水,廣告支出又一向為代理行主要成本,業界須要節省開支渡過樓市嚴冬。該聯盟代表並強調,此舉並非向政府施壓,只不過反映艱難時世,提醒政府對辣招作出檢討。

該聯盟提議政府對3D辣招作出至少三項修訂,包括延長雙倍印花稅(DSD)換樓時限至12個月、向全港人公司豁免買家印花稅(BSD)及工商舖買賣豁免三項辣招等。

該聯盟稱,目前已經收到10萬個簽名,亦與十幾個立法會議員溝通過,該組織會繼續約見議員,要求他們復會後就就「辣招」草案作出修訂。該聯盟表示,如果政府對其坐視不理,不排除將反辣招行動升級。

成報@港樓價愈壓愈升(10-09-2013)



  不論是誰人執政,香港市民最希望是安居樂業。以往在政府公營房屋政策推動下,若是收入偏低,可以申請公屋,當收入增加,則有居屋及夾屋選擇。直至收入再增加,經濟富裕了,更可以在私人市場中選購心儀的物業。加上在通脹情況推動下,樓價亦隨之上升,變相為置業人士提供一個累積財富的投資。在以往市場流轉速度較快時,縱使出現任何變化,亦可以通過市場力量作調整。然而,近年樓價急升,市民置業的難度大增,因此希望政府可以推出措施以解上車之苦。政府亦從善如流,接連推出壓抑樓價措施,但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本港樓價愈壓愈升,為何陷入這怪圈?實際上是與本港土地供應不足,建築費持續上升,以及歐﹑美﹑日等國家為刺激經濟,推出多輪量化寬鬆(QE)措施有關。對於近期政府連串出招打壓樓市,則似乎不受市民尤其是業內人士歡迎。由多間地產行組成的「辣招苦主大聯盟」繼在全港報章刊登廣告抗議,昨日再在中環收集簽名爭取支持,要求政府為樓市辣招「減辣」。亦有地產行指出,近日一手新盤連環開售,正面搶截二手購買力,加上辣招打壓,令二手交投持續淡靜。香港樓市何去何從,辣招是否對樓市造成傷害,正是萬千市民最為關注的。 本報財經部報道
  一般市民均會認同現時本港樓價高企,但是處於哪一個水平,相信又難以說出,因此而借助數據,應會較易明白。據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今年6月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時指出,本港平均樓價已較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高出1.2倍,同時供樓負擔比率已高達56%,即每一元收入中,有超過一半是用作供樓。而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亦顯示,今年7月份住宅樓價指數創下新高,為244.8點,按月升0.7%,其中面積為1,000呎以下的住宅,升幅達0.7%。

發展新界東北困難重重
  從08年金融危機至今,有多少名打工人人工可以急升超過一倍?若是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撇除醫生等專業科目,不論是文科或是理科生,畢業後起薪點,月薪均不足1.4萬元。剛畢業已經要對償還就讀大學的貸款,就算無需還款,以近期新世界發展(017)推出的新盤溱柏為例,平均實用呎價約8,400元,而該盤的入場費約250萬元,單是首期已令置業人士感到吃力。
  樓價高企是置業感到最困難之處,這是無庸置疑,但是必須回應的問題,是為何在政府已不斷推出「辣招」情況下,本港樓價持續高企。其中一個原因是本港土地供應在過去數年不足,這已遭到不少地產商批評,其中恒隆地產(101)主席陳啟宗,更多次指出過去本港土地供應不足。早前會德豐(020)副主席梁志堅同樣點出有關問題。縱使政府已增加推地,同時日前長期房屋策略委員會亦發出文件,推算未來10年本港共有47萬個住宅單位供應,當中公、私營比例為六、四比。可是有前地政署官員卻指出,要達標是需要有土地配合,又指出重點是要取得市民共識及支持。但是涉及土地規劃,更改用途過程等因素,要達標實有一定難度。

每呎建築費高達4000元
  以現時市區情況而言,政府若有意在市區增加土地供應,可以說是面對極大困難。因此近年政府亦將眼光落入新界東北,以及洪水橋發展區。不過要在東北發展,需要考慮有關當地村民的意願,其中有部分村民表明是期望「不遷不拆」,並且希望保育該區。當然亦有村民希望可以改善生活,期望政府可以及早落實計劃。惟以現時政府民望低企,加上政府改變了原來計劃,改為公私營合作模式,進一步強化市民對政府與商人之間的私益糾纏不清的觀感,項目較難以開展。
  其二則為建築費居高不下。不論是恒基地產(012)主席李兆基,或是梁志堅,均異口同聲指出本港建築費高企。梁志堅更指出,現時一般住宅每呎建築費約為4,000元。若閣下再細心留意近期會德豐在今年7月,於將軍澳投得一幅臨海地,樓面呎價為4,288元。稍為作計算,單是地價及建築費成本已超過8,000元,這尚未計及利息等支出。縱使嘉華國際(173)主席呂志和指出,受到政府「辣招」影響,樓價有可能跌一至兩成,但是在建築費高企,以及貨幣貶值,樓價應有少許升幅。
  既然建築費高企,可否在土地條款加入「港人港地」,以壓低地價,再降低樓價?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行,中國海外(688)在今年6月投得位於啟德兩幅港人港地,平均呎價高達5,157元。及後在今年8月初,該公司副主席兼執行董事肖肖更明言「港人港地不表示是平地」。

量化寬鬆千億美元湧港
  第三個原因是本港無力控制的因素,歐、美、日等國家為刺激經濟,而紛紛推出量化寬鬆措施,結果從08年第四季起流入本港的資金,累計高達逾千億美元。資金流入本港後,不是進入股市,便是進入樓市。在巨量資金追逐有限的單位供應下,這正是財爺對樓價升幅描述的原因。
  另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正是落在政府的辣招上。政府為了打擊短炒﹑非本港居民買家,以及持有超過一個物業人士買樓意欲,推出合稱「3D」的印花稅措施。有關措施導致買賣雙方態度更審慎,業主擔心「賣買唔番」,買家則擔心會「摸頂」,其結果是在盤源大幅縮減,樓價又如何有機會回落。此外政府推出的「白居二」措施,以讓合資格人士無需以補地價方式購入居屋,當市場突然需求增加,樓價只有向上一個方向。在眾多因素結合下,樓價實在是易升難跌,確實是有意入市的香港市民,最難以接受的結果。

土地供不應求
  已經有一套物業的陳先生表示,辣招短期內對樓價一定有影響,並預計本港至少在今年內會有更明顯回落。但他又說,近期頻繁有地皮批出,上車盤熱賣並不代表實質性的供應增加,辣招幾年內就會被供不應求的問題所覆蓋,到時樓價即會反彈。

辣招無大影響
  剛從美國德州回來的炒家Kenwood認為,辣招對他的炒賣沒有太大影響,沒有影響其投資意欲,自己亦手持幾個物業。對於美國快將退市,他認為最緊要儲備足夠現金,因為美那邊快將加息。他認為,即使有辣招,香港樓價難下降,因為無論投資者和用家需求都很大。

文匯報@代理停登廣告促「減辣」(10-09-2013)



香港文匯報訊  由八大房地產代理商會組成的「辣招苦主大聯盟」昨日發起無聲抗議行動,全港地產代理暫停刊登廣告一天。參與活動的美聯工商舖,其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自辣招實施以來,工商舖交投頓時受壓,市場陷入冰河時期,地產代理生計大受影響,冀立法會復會後能修訂辣招內容。

 黃氏認為,政府沒有徵收工商舖物業雙倍印花稅的必要,因其交投純屬商業活動,不涉及民生需求,現以辣招調控,大大影響香港營商環境,令不少用家及長線投資者對香港投資前景缺乏信心,遂暫緩投資步伐或計劃轉移資金至外地,這絕對不利本港長遠經濟發展。

 同時,由「辣招苦主大聯盟」於昨午在中環街頭收集市民簽名,希望政府撤銷辣招或修訂壓抑樓價措施。大聯盟現已收集到10萬個簽名,並會繼續約見立法會議員,要求他們復會後,反映業界意見。

大公報@代理停報章廣告表不滿(10-09-2013)



政府推出3辣招壓抑樓市炒風,地產代理生意首當其衝,為希望政府撤銷辣招,由地產代理組成的辣招苦主大聯盟,昨日在中環街頭收集市民簽名,希望政府撤銷辣招或修訂,大聯盟稱會繼續約見立法會議員,要求議員於復會後反映意見。

本港4大地產代理代表稱,樓市成交大減,公司生計大受影響,業界昨日起已停止在報章刊登廣告,以示抗議並表達不滿,並反映樓市交投淡靜,若政府坐視不理,不排除把行動升級至1個月不登廣告。

美聯集團董事總經理黃子華(上圖)表示,辣招同時運作已近7個月,對二手市場的破壞力越來越大,過去7周美聯統計15大屋苑平均只錄10宗成交,有2個周末更只有4至5宗成交,多個藍籌屋苑於周末黃金時間均「捧蛋」未有成交,表現較辣招初推出時更差。

觀乎以往3次推出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以及雙倍印花稅之後,周末15大屋苑成交亦超過10宗,可見隨時間流逝,辣招對市場的影響越見深遠,最終導致成交癱瘓。

自3D辣招出台後,整體物業註冊量已連續5個月僅於4000多宗至5000多宗的低水平徘徊,上月二手註冊更僅得3000多宗,平均每天幾乎不足百宗成交,顯示現時換樓活動近乎停止,單位流轉緩慢,影響廣大有意置業的市民。黃子華續稱,短期內會聯同大聯盟繼續會見各政黨代表,懇切表達修訂辣招的訴求,盼政府能盡快作出回應,減低辣招對代理業界以至裝修、律師樓、廣告印刷業等帶來連鎖式影響。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辣招苦主大聯盟@沉默抗議辣招震垮各行業(09-09-2013)


政府推出一系列額外印花稅,未能壓抑樓價,卻打擊經濟,製造失業,損害社會各界。故此,本聯盟向政府提出五大重點訴求如下:

1) 取消《雙倍印花稅》辣招;
2) 股東全部是香港永久居民的有限公司應豁免繳納「買家印花稅」;
3) 將換樓期由6個月延長至12個月豁免真正用家繳納的《雙倍印花稅》;
4) 放寬港人換樓置業按揭;
5) 全部辣招措施設立日落條款(到期時限)。

本聯盟在2013年7月7日首次發起“77辣招苦主大遊行”,共有2萬3千人名各行各業人士參加,本聯盟在8月份會發起“全港反辣招簽名大行動”,並設網上版http://goo.gl/nS1AaU,目標收集20萬個簽名,遞交給政府和立法會議員。

為反映辣招負面影響已蔓延各行各業,打擊香港經濟,全港所有地產代理公司都在今天不刊登任何媒體廣告,以反映辣招負面影響已蔓延各行各業,打擊香港經濟,同時,本聯盟在今天於中環娛樂行附近空地發起“沉默抗議辣招震垮各行業行動”,行動中,受辣招震垮的各行業代表除在街頭收集市民簽名參與二十萬人聯署反辣招外,並舉行默哀儀式,以示各行業受辣招影響而面臨不景的情況。

辣招苦主大聯盟發言人何民傑表示:「這次不刊登任何媒體廣告是希望政府明白辣招已禍及各行各業,辣招並樓市交易每月過萬宗,現在僅有三千宗,每月消失了萬宗成交,等如裝修、物流、傢俬、建材、律師樓也少了萬宗生意,當然廣告、印刷等行業也少了收入,連鎖式影響將禍及整體經濟和各行業打工仔。」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香港商報@辣招遏炒樓方向對手法錯(07-09-2013)


港府推出辣招企圖為樓市降溫。浸會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巫伯雄認為政府走對方向但選錯工具,現時打擊炒賣活動的方法和措施反而傷害了市場,嚴重窒礙了樓市的流動性,做法顯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此外,現時市民普遍認同社會財富分配越來越不公平,巫伯雄認為,不公平主要體現在炒家毋鬚生產,對社會沒有實質貢獻就能享受社會盈餘的成果,政府必須研究方法,將不勞而獲的機會減至最低。香港商報記者陳正偉

香港過去多年來的成功,都是遵循「大市場,小政府」的原則,不過,巫伯雄認為情況近年有變,政府不必要的直接干預卻越來越多。他舉例最低工資限制的例子說,政府浪費資源監管勞工市場,對於缺乏技術的勞動人口來說,最低工資往往高於勞動者的市場價值,換言之,最低工資剝奪了那些願意接受更低工資勞動的市民的就業機會。「因而造成結構性失業,浪費人力,而這剝奪了他們安身立命、提升技能、為社會作出貢獻、贏取尊敬的機會。」巫伯雄說,從經濟學角度看來,最低工資將令社會生產力和市民生活質素降低。

不贊成隨意干預市場
在港府限制奶粉出口事件上,巫伯雄說:「香港本身就是自由港,貨物自由進出,大家在互惠互利的情況之下公平交易,我不明白背後的理念是什麼。」他續說,這對香港的國際形象造成負面影響,「為何我們不能把它發展成一個商機,一個互利共贏、創造財富、利潤和就業機會、提高家庭收入的產業?而不是動不動就用粗暴干預去摧毀市場互利共贏的交易機會。」

對於社會走向兩極化,出現文攻武鬥,巫伯雄認為這是民主化過程中爭奪社會資源過程的必然現象,歸根究柢源于社會財富分配不公,「一批人炒樓炒舖,不用生產,卻可領取社會生產剩餘,不用對社會有貢獻,卻可享受社會成果。」

基本原則「多貢獻多得」
在巫伯雄看來,政府目前做的許多減少貧富差距的措施都是揚湯止沸,但香港長遠發展需要的是釜底抽薪,政府必須諮詢各界,儘早找出方法去減低貧富差距。他重提有點像遺產稅的概念,「若你繼承了許多物業收租,就應當交一部分的收益給政府。」他認為,假如成事,政府應同時儘量調低薪俸稅和利得稅率,基本的原則是個人多貢獻多得,少貢獻少得,不貢獻不得,這將有效減少社會貧富差距的問題。

不過,巫伯雄並不認同政府的辣招,這也是政府過度干預市場的表現,因香港作為財富管理中心,應該儘量提高資產樓房的流動性,高流動性有助提高資產的投資價值,提升稅收和發展機會;目前樓市的房屋流動性差,令上車的市民也不敢置業,同時削弱了香港作為財富管理中心的功能,這是發展策略的基礎性錯誤。

香港商報@「辣招」不可扼殺市場(07-09-2013)


【香港商報訊】記者鄺偉軒報道:港府使出「辣招」冷卻樓市,雖然壓抑了炒風,但是卻令樓宇成交呆滯,真正有心置業的港人因而無法「上車」。美聯物業(1200)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認為,為壓抑投機炒賣而推出「辣招」無可厚非,但過度幹預樓市會影響物業市場正常的運作,建議調整「辣招」,幫助物業市場交投回復正常水準。

劉嘉輝說,香港樓市上一季度的總體成交量,卻創出22年半的季度新低,連1998年、2003年及2008年都不如,反映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等政策已影響了香港樓市的整體交投表現。政府過度幹預樓市的結果,影響了整體物業市場的正常流通性,令港人難以「換樓」之餘亦令二手市場出現「缺盤」的情況。

流轉量跌拖慢港經濟
劉嘉輝指出,若政策不變,預期可見將來,香港整體物業的流轉率或會跌至5%或以下,低於1997年的17%、以及1996年至2012年17年平均約8.1%,而物業市場流轉量下跌的結果,不單拖慢經濟活動,並增加了換樓的難度,連帶二手市場供應亦受到影響。

「辣招」效力令香港樓市冰封,斬斷了香港樓市的供應鏈。劉嘉輝說,要解決香港樓市當前困局,就是透過增加住宅單位的供應,為市場注入供應。他預期,未來香港樓市的新供應將集中於兩房的小型單位,樓價會否調整,將取決於息率的去向,以及樓市的總體供應量。

劉嘉輝簡歷:劉嘉輝從事地產分析超過20年,現為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主管集團研究部門外同時亦參與投資者關係。未加入美聯物業前,他曾於「一國兩制經濟研究中心」及國際測量師行任職分析員,又曾於歐資及日資證券行任職,從事地產研究工作。

南華早報@Estate agents pull ads in protest at cooling measures(07-09-2013)


An alliance of property agents will withdraw their newspaper advertisements on Monday to protest against the government’s market-cooling measures.

The alliance, led by Hong Kong Real Estate Agencies General Association chairwoman Chu Kin-lan, Centaline founder Shih Wing-ching and Midland Realty managing director Pierre Wong Tsz-wa, claims to represent more than 90 per cent of the city’s property agents.

All of the big agents will withdraw their ads to express their discontent, Wong said yesterday. “Transactions have dropped by two-thirds, so we don’t need to place that many ads anyway,” Wong said. He did not know how many ads would be withdrawn, but he expected the action to hit the Sing Tao Daily,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and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the hardest, given that they carried more ads.

Before the government introduced cooling measures, 11,000 to 12,000 residential properties changed hands every month, Wong said. Now there are only about 3,000 transactions a month, making it hard for the city’s 30,000 agents to survive.

The alliance aimed to collect 200,000 signatures calling for a policy reversal. About 100,000 had been collected so far, he said.

Double stamp duty is levied on all buyers of residential and non-residential properties, except for Hong Kong permanent residents who are first-time buyers. That measure – with a 15 per cent stamp duty for foreign and corporate buyers of flats, and a special stamp duty on resales of flats within 36 months – has already taken effect. But lawmakers can still veto or introduce amendments to bills on the measures, which have yet to be passed by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The alliance has said one in three agents could close if the measures stay, putting 10,000 people out of work. But Secretary for Transport and Housing Professor Anthony Cheung Bing-leung said the measures were needed to stabilise the market.

太陽報@地產代理促減辣 下週一罷登廣告(07-09-2013)


【本報訊】為抗議港府實施額外印花稅等辣招打擊地產代理業界生意,辣招苦主大聯盟將於下週一(九日)發動第三波「罷登廣告」行動,本港九大地產代理商會當天停止在各大報章及媒體刊登任何廣告,參與行動的包括本港主要地產代理,發言人指若港府仍堅拒回應他們的訴求,不排除再次上街抗議。

續街頭簽名抗爭
繼七月七日辣招苦主大遊行及八月八日全港反辣招簽名大行動後,辣招苦主大聯盟何民傑指出,他們計劃於下週一、即九月九日發起罷登廣告行動,名為「沉默抗議辣招震垮各行業行動」,除了部分已預約的廣告外,本港九大地產代理商會當天將停止在全港報章等媒體刊登廣告,預計本港主要地產代理,包括中原地產、美聯物業、利嘉閣及香港置業等均會參與。

何民傑指出,當日亦會繼續在街頭發起簽名行動,聯盟至今已收集到約十萬個簽名反對港府推出辣招壓抑樓市,預計將會收集到二十萬個簽名便會提交當局。

他們亦正約見各政黨及立法會議員反映訴求,何民傑指如港府仍拒撤招,不排除會再進一步上街抗爭。

東方日報@地產代理9月9日罷登廣告抗「辣招」(07-09-2013)


【本報訊】為抗議港府實施額外印花稅等「辣招」打擊地產代理業界生意,辣招苦主大聯盟將於下週一(九日)發動第三波「罷登廣告」行動,本港九大地產代理商會當天停止在各大報章及媒體刊登任何廣告,參與行動包括本港主要地產代理,發言人指若港府仍堅拒回應他們的訴求,不排除再次上街抗議。

繼七月七日辣招苦主大遊行及八月八日的全港反辣招簽名大行動後,辣招苦主大聯盟何民傑指出,他們計劃於下週一、即九月九日發起罷登廣告行動,名為「沉默抗議辣招震垮各行業行動」,除了部分已預約的廣告外,本港九大地產代理商會當天停止在全港報章等媒體刊登廣告,預計本港主要地產代理,包括中原地產、美聯物業、利嘉閣及香港置業等均會參與。

至今已收集10萬簽名
何民傑指,當日亦會繼續在街頭發起簽名行動,聯盟至今已收集到約十萬個簽名反對港府推出辣招壓抑樓市,預計收集到廿萬個簽名便會提交當局。他們亦正約見各政黨及立法會議員反映訴求。

中國新聞社@“雙辣招”下房價依舊堅挺 香港樓市調控挺頭疼(06-09-2013)

香港房價連漲8年,特區政府使出“雙辣招”:對非港居民額外徵收買家印花稅,提高二套房印花稅。由於交易成本倍增,樓市成交量隨之急降。

然而,半年過去,在供給長期不足、剛性需求強勁的雙重作用下,房價依然堅挺。

盡管如此,特區政府表態:仍將堅持現行政策。同時表示,“雙辣招”是臨時性措施,從長遠看還是要立足增加土地、房屋供應,緩解供需緊張的大勢。

房價高、置業難,作為香港社會的一大難題,是特區政府施政的要務之一。

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新一屆特區政府先後於去年10月和今年2月推出樓市調控新政,額外開征買家印花稅和提高二套房印花稅,被業界稱為“雙辣招”。

“雙辣招”實施半年來,樓市成交量急劇萎縮,房價卻依然堅挺。樓市調控陷入攻堅戰,頗讓特區政府頭疼。

辣招落地 成交量創10年最低
去年7月,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後,香港房價屢創歷史新高。為了平抑過熱的樓市,高額印花稅“雙辣招”政策應聲落地。

2012年10月26日,特區政府宣佈,非香港永久居民、本地和非本地註冊公司在香港購房,向其額外徵收15%的買家印花稅,並上調額外印花稅稅率5個百分點,適用時間3年。

4個月之後,今年2月22日,特區政府全面提升印花稅。針對二套房的買家,新政策規定200萬港元以下住宅按成交價1.5%繳納印花稅,200萬港元以上則按成交價的8.5%繳納印花稅,較之前的4.25%翻了一番。

此輪調控政策出臺之前,香港房價在2004年之後經歷了一輪連續8年的上漲。

究其原因,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認為,一是香港自2004年之後住宅供應量偏低,2004年至2012年私人住宅的供應量,較1990年至2003年下跌超過五成;二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多個國家持續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熱錢”湧入香港,利率維持極低水準,樓市投機活動猖獗。

新一輪調控政策大大提高了投機者的炒房成本,樓市成交量隨之急降。

香港龍頭地產代理商之一的中原地產創始人施永青介紹,政府未出“雙辣招”前,香港一手、二手地產市場每月平均成交量約1.2萬至1.3萬宗,出招後6個月總成交量只有約2萬宗,平均每月3000宗左右,成交量下跌近七成。

香港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自2012年7月1日至今年7月27日,香港一手商品房和二手住宅僅有6.8萬宗註冊登記買賣,成交量創10年來最低紀錄。

剛剛過去的8月份,住宅樓宇成交量降至8087宗,同比大跌57%;合約總價值196億港元,同比下滑50.8%,樓市陷入“冰封”。

供需緊張 房價依然相對堅挺 
雖然成交量下滑明顯,但香港房價依然相對堅挺。香港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今年首季度香港房價上升5%,第二季度上升1%,雖然升幅放緩,但升勢未變。

今年7月,香港50個指標樓盤加權平均價格為每平方英尺7826港元(約每平方米84239港元),較去年12月的每平方英尺7549港元(約每平方米81257港元)仍上升3.7%。中原地產研究部8月12日至8月18日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在連跌兩周後回升0.41%,為7周來的最大升幅,顯示房價反複。

樓市調控效果不佳,香港立法會議員田北俊認為,主要是因為樓市長期供應不足,普通市民置業需求強勁,雙重作用下房價堅挺依舊。

2004年至2012年期間,香港特區政府實行勾地政策,開發商因競拍需要繳納押金等成本因素表現不積極,土地供應連年大幅下跌。2006年至2007年,香港新增土地總量僅7.3公頃,2008年至2009年,新增土地總量則進一步跌至0.019公頃。

田北俊說,“雙辣招”政策下,樓市供需雙方都受到打壓,投機需求減弱,但二手房的供應也下滑。他分析,擴大印花稅雖然加大了房屋交易成本,對於打擊活躍交易效果明顯,但稅收成本最終仍轉嫁給了買賣雙方。

田北俊認為,政府以短期稅收、長期增加供應的方式調控樓市,方向是正確的,但需要加強政策的清晰度和針對性。他認為,底層市民可以住公屋,香港真正有迫切置業需求的市民主要是“夾心”的中產階層,政府樓市調控的服務對象應該是這一部分人。

此外,“雙辣招”的負面效應也逐步顯現。

地產代理首當其沖。有地產業團體組織表示,如果政府不撤回“雙辣招”,預計香港將有2/3的地產代理(約2萬人)失業。

在港工作的內地人同樣受到波及。來自深圳的趙程大學畢業後留在香港發展。他本來打算工作後擇機在香港置業“有個家”,但由於尚未獲得永久居民身份,購房需要額外繳納15%的買家印花稅,計劃只好擱置。

趙程說,“香港人可以在深圳買房,深圳人在香港買房卻需要多繳稅”。他說自己支持政府調控樓市,但認為調控不能打擊基本的購房需求。“在港發展的內地人越來越多,並不都是炒房者。”

堅持調控 立足長遠增加供應
面對政策成效不佳、立法會議員質疑和受影響群體的反對,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梁振英日前表示,“雙辣招”政策不是十全十美的,理解地產代理、在港工作內地人士等群體受到的不同程度影響。但他強調,政策實施後,樓市不理性的升勢已被壓止,樓市亢奮被冷卻,“雙辣招”是有效的。

他說,如果不是特區政府果斷地實施“雙辣招”,過去的大半年,香港房價恐怕會再上升一兩成。

梁振英認為,雖然房價有回軟勢頭,但新的供應量仍未到位,特區政府不會“減辣”。如果“減辣”,房價恐怕會重拾升軌,市民供樓負擔水準惡化,也影響香港金融市場穩定。

曾俊華也認為,談撤銷樓市“雙辣招”言之尚早。因為目前香港資金充足,利率較低,樓市仍有泡沫風險。

特區政府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蔡涯棉也表示,香港樓市亢奮氣氛持續了數年,如果現在對“雙辣招”政策作出重大修改,炒家或許就會興風作浪,樓市也將出現報復性反彈。他認為,特區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冷卻市場氣氛,讓市民可按需要置業。

梁振英強調,特區政府推出的“雙辣招”是遏制樓市的臨時性措施,在沒有足夠供應的前提下,從遏抑需求做起,但長期還是立足增加供應,“萬事無地不行”。

他說,目前政府短、中、長期的土地供應已經有著落,下一階段將重點處理具體的規劃問題。

根據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的房屋規劃,未來10年,香港將新建成47萬套房屋單位,占全香港238萬個家庭整體比例近20%。

其中,公型房屋和私型房屋數量比例約為6︰4,即每年平均增加28200套公共房屋。對應2004年至2012年,香港公共房屋每年平均供應量僅15000多套。

特區政府預計,47萬套房屋將滿足未來10年新增住房、安置重建項目的居民住房和改善居住環境惡劣的住戶需求。(記者 李永寧)

成報@交投暴跌 樓價狂飆 租金大漲 石禮謙:辣招有違基本法(07-09-2013)

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和雙倍印花稅(DSD),坊間簡稱為「3D 辣招」,政府從2010年11月開始陸續推出,香港的住宅交投量至今大跌60%, 地產代理叫苦連天,但樓價卻繼續狂飆30%,不少市民始終「上不到車」,望樓興嘆。立法會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經民聯石禮謙接受《成報》專訪時,強調「辣招」已經不再是單單的樓房問題,更違反了《基本法》,危害香港的公平、公正性,破壞營商環境之餘,還可能令租金大幅上升,夾心階層只會雪上加霜。他計劃在立法會復會後修訂辣招,以捍衛港人的核心價值。記者林於鈴報道

樓市過熱,港府先在2010年11月推出主力打擊短線炒賣活動的加強版SSD,到去年10月,港府又推針對非本地及公司名義買家的BSD。今年2月,對象為非首次置業業主的DSD亦出臺,「3D辣招」正式成形。

社會存在「上車恐慌」
石禮謙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全球經歷了2008年的「雷曼事件」、金融海嘯以後,不少人已經對股票市場信心盡失,繼而轉往投資物業,但港府賣地數卻是逐年遞減,「一手樓最低供應是2007年、2008年,僅7,000多個新單位推出」。供應減少,樓價被進一步推高,同時釀成社會存在一股「上車恐慌」,也就是市民開始擔心買不到樓。

當年樓市熾熱,特區政府在2010年11月推出SSD,向兩年內轉售住宅的業主,徵收最高15%的額外稅項,當時已經有部分經濟學家預言,辣招或可遏止炒風,但根本無助樓市回落。結果預言成真,石禮謙表示,住宅成交量由2010年的15.6萬個,跌至2012年的9.1萬個,今年首七個月僅得3.1萬個,「驟眼看似乎很成功,但辣招用意不單要減少成交,更要穩定樓價,但樓價在那兩年升了30%」。

樓價狂飆30%,市民「上車」繼續無望。石禮謙分析箇中原因,認為SSD增加了買賣住宅的潛在交易成本,不僅嚇走了炒家,同時也令用家膽顫心驚,不敢換樓,「因為賣了樓後,驚再買不回來」。結果二手住宅供應驟減,樓價再順勢被推高。

港府在去年和今年先後再推出BSD 和DSD,當中BSD是向港人公司、非港人一概徵收15%稅收,理由是防止非港人以信託方式,在港持有住宅。石禮謙認為,政府將港人公司與內地同胞一概而論,實在是「忍無可忍」,「我有交稅,我有權以公司買樓,你(政府)要我給15%的BSD,那很不公平吧!」

辣招不僅是樓房問題
他更認為,辣招不只是樓房問題,還幹預了《基本法》。石禮謙引述《基本法》第108條規定,香港要保持低稅網,「第一,我們回歸時,印花稅只是2.75%,現在卻變成8.5%,除非你是第一次買樓;第二,若公司投資、買第二個單位,就需付23.5%(BSD加上DSD的)印花稅。假設公司周轉不靈, 被迫賣樓, 還要給予SSD,即時不見接近50%的現金,這是否還是低稅率?」

不少人認為以公司名義買樓等同「炒樓」,但石禮謙認為事實並非如此。他舉例稱,不少中小企會以公司名義買樓後,做按揭貸款,作為營運資金,這些其實都是正常投資。石禮謙批評,港府在沒有證據下,將所有港人公司定性為外資炒家,問題不單是「殺錯良民」,更違反了《基本法》第25條,破壞港人在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為何我作為永久居民,我用公司名義買樓,你便說我是炒家,要罰我BSD?這造成永久居民有兩種差別的對待」。他又認為,辣招亦違反了《基本法》第105條,破壞香港的自由買賣。

石禮謙最後引述《基本法》第11條,稱所有本地立法都不能超越《基本法》,「但現時這些辣招,已經超越了《基本法》第25條」。他再三強調,即使辣招屬「特事特辦」、「先執行、後審議、後通過」,其實亦是難以接受,「現在這樣做,是打擊了整個法治理念」。他強調,為捍衛《基本法》,做到「滴水不漏」,他是有責任站出來,「如果政府在這裏(基本法)擠出民望,我覺得是錯的,所以我有責任說出來,引起討論」。

成報@擬立會提「辣招」修訂案(06-09-2013)

【記者林於鈴報道】買家印花稅(BSD)和雙倍印花稅(DSD)兩條法案,其實一直未獲立法會法案委員會通過,陷於膠著,該委員會已定於本月16日和23日繼續開會處理。不過,立法會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石禮謙已經計劃在日後的立法會大會上,就兩「辣招」各提出私人修訂,而據瞭解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對有關修訂表示抗拒。石禮謙表示,既然與曾俊華完全沒有討論餘地,將會積極爭取其他議員的支持。

石禮謙計劃提出的修訂案之一,是豁免港人全資持有的公司繳付BSD,並限制公司三年內不能轉換董事、股東。修訂案亦要求公司持有人宣誓,證明沒有為內地、外國信託持有港物業,報假即屬刑事。石禮謙認為,上述限制已經能阻截內地人入市,以及進行任何的短炒投機活動,給予社會充分承擔。

至於石禮謙計劃提出的第二條修訂案,是豁免向工商樓宇交易徵收最高可達8.5%的DSD。DSD在今年2月推出,石禮謙認為,DSD包括商廈的做法,是偏離調控住宅樓價的原意,更窒礙企業在港擴充業務,減低外資來港投資意欲。

稱曾俊華無討論餘地
他又批評,DSD「不光明、不磊落」地阻礙業主置第二個物業,長遠會造成租盤減少、租金上升,不利企業營商,「你不讓人買第二幢樓,何來有人放租?……中小企不是每一家均有能力買樓,資金是要留來做生意、運作的」。他又認為,DSD同樣可以令住宅租盤減少、租金上升,結果苦了夾心階層,既上不了公屋又買不起樓,更要捱貴租。

問及石禮謙有否與曾俊華為此作初步溝通時,他引述曾俊華對其修訂的看法,認為放鬆辣招會令市場瘋狂,宣誓、申報亦不能防止市民「講大話」(說謊)。他表示,「港人港地」政策同樣接受港人申報,「(港人港地)你可以接受,BSD你又不可接受,理由何在?」他表示,既然與曾俊華完全沒有討論餘地,將會積極爭取其他議員的支持。

星島日報@辣招苦主大聯盟續尋支持(06-09-2013)

地產代理界九大商會代表,聯同美聯董事總經理黃子華及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為向政府要求撤回辣招四出奔走,不停約見立法會議員,遊說其在本月中下旬立法會召開的印花稅草案會議中投反對票,據地產代理聯會主席郭德亮表示,大聯盟目前已經獲得十多名立法會議員支持,當中包括五名自由黨議員、七名經民聯議員及謝偉俊。

郭氏指,仍會繼續與其他政黨及立法會議員會晤,尋求更多議員支持撤招。另外,現時聯盟已收集到十萬名市民簽名,其目標為二十萬,之後會將簽名遞交政府,表達訴求。

東方日報@代理促延換樓免稅寬限(06-09-2013)

由地產代理業界九大商會及兩大代理集團等組成的辣招苦主大聯盟,日前約見部分立法會議員,遊說支援反辣招,其中就修訂換樓免稅的寬限期,由六個月延長至十二個月的建議,較獲議員支持。該聯盟亦計劃下週一在中環舉行簽名活動,促請市民支持反辣招。

郭德亮表示,上月八日發起的反辣招簽名行動,暫已收集到近10萬個簽名。(資料圖片)

辣招苦主大聯盟發言人郭德亮表示,聯盟日前會見了部分立法會議員,商討反辣招的事宜,他坦言,爭取的5大訴求要全部獲政府接納是有困難,與議員及政黨商討之後,估計延長換樓免稅期會較易獲接納。

遊說議員支持反辣招
至於買家印花稅(BSD)部分,郭氏稱,有議員認為要撤銷,亦有政黨及議員提出豁免工商舖物業或港人公司BSD,而聯盟希望政府能作出修訂以「減辣」;此外,亦冀為辣招設立日落條款。

大聯盟召集人朱建蘭表示,該聯盟提出的建議全部或部分已獲十多名立法會議員支持,稍後會繼續與其他政黨及立法會議員會晤,尋求更多議員支持反辣招。

另方面,郭德亮透露,上月八日發起的反辣招簽名行動,暫已收集到近10萬個簽名,該聯盟將於下週一午飯時間在中環娛樂行對開行人路繼續收集市民簽名,並會呼籲業界支持本月九日的「沉默行動」,停止在報章上刊登地產廣告一天,料有逾90%地產代理業界支援。

明報@自由黨支持修訂反對條例(05-09-2013)

政府在買家印花稅(BSD)條例不讓步,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石禮謙表明將提出兩修訂:要求豁免向工商物業買賣徵收雙倍印花稅(DSD)、豁免由港人持有及任董事的本地公司徵收BSD。議員若提修訂,要經直選及功能界別分組點票,現時民建聯、民主黨皆稱可考慮支持有關豁免本地公司的修訂。自由黨黨魁田北俊支持修訂,但說即使通過修訂,最後亦會對法案投反對票。

對於政府堅拒讓步,田北俊指這樣更好, 「政府乜都唔改,看看民主派食唔食得落」。他表明自由黨將支持所有修訂,但反對條例,認為要解決樓價問題應多推港人港地,而非影響自由經濟概念推出「辣招」。

經民聯主席梁君彥批評政府以有法律漏洞、難以杜絕炒賣為由便不豁免本地人公司的說法很有問題,因香港是法治社會,有法例市民就會遵從, 「難道沒法杜絕港人超速,便去禁止駕駛?」他說港府可參考新加坡做法,只要公司持物業3 年沒變動便可退稅,表明會提修訂。他說經民聯未決定對原法案的投票立場。

3 黨撐慈善團體免BSD
民建聯陳鑑林說原則上支持石禮謙修訂,會研究修訂字眼,會否令條例有漏洞如逃稅等,若能堵塞便支援。他指慈善團體甚少買賣物業,民建聯、公民黨及民主黨都認為政府應豁免徵BSD。

至於豁免港人公司的修訂,民主黨胡志偉說,若修訂不會令條例有漏洞使人乘機炒樓,值得研究考慮。若港人以公司名義買樓後宣誓,不會在限期內轉讓股權,否則有刑責,應具阻嚇力。但他稱,即使修訂不通過,應會支持原法案。

公民黨梁家傑日前接受查詢時稱,黨內有較強聲音,擔心豁免港人公司買樓,難阻境外人藉港公司名義炒樓,會先聽政府解說,看看是否無法堵塞漏洞,該黨傾向支持原法案。

明報加東版(多倫多)@自由黨支持修訂 反對條例(05-09-2013)

【明報專訊】政府在買家印花稅(BSD)條例不讓步,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石禮謙表明將提出兩修訂﹕要求豁免向工商物業買賣徵收雙倍印花稅(DSD)、豁免由港人持有及任董事的本地公司徵收BSD。議員若提修訂,要經直選及功能界別分組點票,現時民建聯、民主黨皆稱可考慮支持有關豁免本地公司的修訂。自由黨黨魁田北俊支持修訂,但說即使通過修訂,最後亦會對法案投反對票。

對於政府堅拒讓步,田北俊指這樣更好,「政府乜都唔改,看看民主派食唔食得落」。他表明自由黨將支持所有修訂,但反對條例,認為要解決樓價問題應多推港人港地,而非影響自由經濟概念推出「辣招」。

經民聯主席梁君彥批評政府以有法律漏洞、難以杜絕炒賣為由便不豁免本地人公司的說法很有問題,因香港是法治社會,有法例市民就會遵從,「難道沒法杜絕港人超速,便去禁止駕駛?」他說港府可參考新加坡做法,只要公司持物業3年沒變動便可退稅,表明會提修訂。他說經民聯未決定對原法案的投票立場。

3黨撐慈善團體免BSD
民建聯陳鑑林說原則上支持石禮謙修訂,會研究修訂字眼,會否令條例有漏洞如逃稅等,若能堵塞便支援。他指慈善團體甚少買賣物業,民建聯、公民黨及民主黨都認為政府應豁免徵BSD。

至於豁免港人公司的修訂,民主黨胡志偉說,若修訂不會令條例有漏洞使人乘機炒樓,值得研究考慮。若港人以公司名義買樓後宣誓,不會在限期內轉讓股權,否則有刑責,應具阻嚇力。但他稱,即使修訂不通過,應會支持原法案。

公民黨梁家傑日前接受查詢時稱,黨內有較強聲音,擔心豁免港人公司買樓,難阻境外人藉港公司名義炒樓,會先聽政府解說,看看是否無法堵塞漏洞,該黨傾向支持原法案。

新報@政府是時候減辣了(02-09-2013)

政府的「辣招」對商界打擊好大,有地產老行尊話「現時個市仲慘過03年沙士,稅咁重,真係無得做!」呢一招遏樓市,好似武俠小說中的七傷拳,雖打倒敵人,自己亦五癆七傷。

老行尊話「商家唔少走資,就係因為冇生意做,有資金,去到邊度都受歡迎,苦了的是工人!」他表示「譬如有外來人想在港買舖、買屋做生意,一計埋辣招的印花稅,好多商家即時打退堂鼓,這無他,稅重!」政府要遏抑樓價,打擊的不止是地產,而是包括其他的行業。

香港樓市狂升,其中一個原因係內地人狂搶本地樓,瘋狂到不問價。

他們近年有錢,不想把錢留在內地,於是四出買「磚頭」,這些「熱錢」只要內地政府一收緊銀根,就可以遏止,特區政府不從源頭做工夫,只是「一棍打死」樓市,結果造成今日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