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人質事件傷者易小玲在港接受多次手術,據易小玲前主診醫生、中大前整形外科部教授博昂志表示,易小玲在港曾做了18次(包括4次整形及14次麻醉)手術(http://www.metroradio.com.hk/997/News/Default.aspx?NewsID=20140109095524),可惜一直沒有成功。直到2013年尾,易小玲到台灣接受下顎重整手術,終於成功,一步到位,恢復常貌,令人不禁對香港相對鄰近地區的醫療水平重新估計。
為此,獅子山學會及107動力於過去的星期四、五及六,派員到中環街頭進行問卷調查,了解自今次易小玲事件後,市民對香港醫療水平的睇法,以及徵詢他們對改革香港醫療系統的意見,例如仿效新加坡政府引入官方認可如英、澳等國家醫生的措施,並於今天1月12日舉行「易小玲事件後港人對香港醫療水平意見調查發佈會」。
為此,獅子山學會及107動力於過去的星期四、五及六,派員到中環街頭進行問卷調查,了解自今次易小玲事件後,市民對香港醫療水平的睇法,以及徵詢他們對改革香港醫療系統的意見,例如仿效新加坡政府引入官方認可如英、澳等國家醫生的措施,並於今天1月12日舉行「易小玲事件後港人對香港醫療水平意見調查發佈會」。
於是次問卷調查中,我們派發了488份問卷,成功訪問到454名香港居民,其中有12名的職業是香港執業醫生,其餘442名則從事其他職業。以下計算結果是以該442名非醫生受訪者作基礎。
46%受訪者覺得丟臉
46%受訪者覺得丟臉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有251名(57%)香港居民認為香港醫學界在菲律賓人質事件受害人易小玲接受下顎手術一事上,是沒有盡力或技不如人。至於被問及「易小玲在港接受下顎手術失敗,而台灣則成功,作為香港人」受訪者的感受時如何(問題D),有202名(46%)香港居民覺得「丟臉及香港醫學界應反省是否給人家趕上」,有201人(45%)則認為失敗只屬個別事件,對香港醫療水平仍充滿信心,反映香港社會對本地醫學界的水平及能力看法分歧,並非一面倒對香港醫療水平充滿信心。
63%受訪者認為引入英加澳紐醫生會對香港醫學水平帶來正面影響
另外,有280名(63%)香港居民認為否引入英加澳紐的註冊醫生會對香港的醫學水平帶來正面影響;同時,亦有239名(54%)香港居民認為香港應該研究效法新加坡大規模引入官方認可的外地醫生方法。(調查明細請參閱下部)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王弼認為:「調查結果顯示,有過半受訪者認為香港醫學界在易小玲事件上沒有盡力或技不如人,證明港人對本港醫療水平的信心正在動搖。而提升香港醫學水平的方法,則有63%的受訪者認為可引入英加澳紐的執業醫生
。既然不少香港醫生都標榜自己在英加澳紐考取的醫學文憑,新加坡亦帶頭引入以千計的海外醫生解決當地醫生短缺的問題。正值不少港人對本地的醫療服務信心動搖,本港亦有醫生荒,在普遍香港居民都贊同引入外地醫生的情況下,特區政府應回應民意,為提升香港醫療水平盡快展開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