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蘋果日報@蘋果綠葉 搬屋工人抗議樓市辣招(28-10-2013)
新報@搬屋運輸界促撤「辣招」(28-10-2013)
【新報訊】「辣招苦主大聯盟」昨日號召搬屋運輸業界遊行,要求政府檢討樓市調控措施。業界人士駕駛約20部貨車,由北角海裕街駛到金鐘,在政府總部外響號達一分鐘,然後派代表遞交請願信。
20輛搬運公司的貨車,由北角海裕街出發,一行車隊駛往金鐘政府總部外,響號達一分鐘抗議,以示「辣招」的影響已蔓延至搬屋運輸行業,打擊香港經濟。有搬屋公司負責人說,樓市辣招令生意大跌五成以上,工人由原本一星期開工四天,減至兩天,希望政府顧及勞動階層生計,取消雙倍印花稅,及港人公司的買家印花稅。
公司生意大跌 工人開工不足
參與遊行的高級專科搬屋有限公司業務總監劉輝明表示,自從政府提出一系列調整樓市政策後,搬屋公司面對很大壓力,生意在今年更大跌四成,有員工甚至因不能轉行而打算要申請綜援,認為情況繼續下去,只會增加政府負擔。
加零壹專業搬屋服務黎先生則指,搬屋公司的工人都是基層人士,「流着汗水做正經事」,調整樓市政策令到搬屋工人百上加斤,希望政府可以體恤民情,讓一班中小企和搬屋工人度過難關。
明報@搬屋業汽車遊行反辣招(28-10-2013)
昨日一批搬屋行業人士,發起「搬屋運輸業苦主汽車大遊行」,共有20 多部由搬屋公司、輕型貨車等搬屋運輸行業苦主組成的車輛參與,在車上貼上反對「辣招」口號,然後由北角駛到政府總部後,車輛持續響號達一分鐘,以示辣招的影響已蔓延至搬屋運輸行業,打擊香港經濟。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辣招苦主大聯盟@買印稅禍港一周年 搬屋運輸業苦主汽車大遊行(27-10-2013)
1. 取消《雙倍印花稅》辣招;
2. 股東全部是香港永久居民的有限公司應豁免繳納「買家印花稅」;
3. 將換樓期由6個月延長至12個月豁免真正用家繳納的《雙倍印花稅》;
4. 放寬港人換樓置業按揭;
5. 全部辣招措施設立日落條款(到期時限)。
政府推出一系列額外印花稅,未能壓抑樓價,卻已令樓市交投量由每月近1.3萬宗大減至現時約3,000宗,跌幅超過七成,連搬屋運輸等行業的生意苦受影響,足見“辣招”負面影響已蔓延至各行各業,打擊香港經濟,推高香港的失業率。為此,本聯盟於今天10月27日發起“搬屋運輸業苦主汽車大遊行”,以反映搬屋運輸行業苦況,繼續爭取政府撤回額外印花稅建議,避免各行各業因“辣招”而影響生計。
於是次“搬屋運輸業苦主汽車大遊行”中,共有20多部由搬屋公司、輕型貨車等搬屋運輸行業苦主組成的車輛參與,汽車出發前,搬屋公司苦主在遊行起點發表心聲,到達終點政府總部後,車輛持續響號達一分鐘,以示“辣招”的影響已蔓延至搬屋運輸行業,打擊香港經濟。
參與是次遊行的1128高級專科搬屋有限公司業務總監劉輝明先生表示:「自從政府提出一系列調整樓市政策後,我們搬屋公司面對很大壓力,生意在今年更大跌4成,有員工甚至因不能轉行而打算要申請綜援,如情況繼續下去,只會增加政府負擔。」
加零壹專業搬屋服務黎先生亦表示:「搬屋公司的工人都是基層人士,流著汗水做正經事,調整樓市政策令到搬屋工人百上加斤,所以我們希望政府可以體恤民情,讓一班中小企和搬屋工人渡過難關。」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獅子山學會及107動力@「中國學者笑看香港樓市調控」傳媒聚會(19-10-2013)
政府推出一系列坊間稱為“辣招”的樓市調控措施,
為探討“樓市辣招”產生的問題,
各嘉賓講者意見: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馮興元教授
香港政府用印花稅作為統治工具,
行政管理學研究所所長毛壽龍教授
毛教授特別強調,香港政府想以印花稅作為工具去調整樓市價格,
香港浸會大學經濟系巫伯雄副教授
巫伯雄認為額外印花稅傷害香港的競爭力和香港作為金融中心資產流
東方日報@禍水官僚陋弊多 審計署屢狠批(21-10-2013)
【本報訊】水務署過去多次被炮轟維修水管不力、胡亂收取水費、水管長期失修等問題,本港水管殘舊失修,爆水管的情況幾乎無日無之,導致大量食水流失,早已為人詬病。有監察團體直斥,水務署官僚作風依然不變,縱容承建商出蠱惑招延誤工程,浪費公帑之餘,漠視工程延誤對民生的影響。
多次爆水管癱瘓交通
本港水管老化問題嚴重,水務署經常被批評管理水管不善,鹹、淡水管爆裂、水管滲漏等層出不窮,審計署曾炮轟水務署因水管滲漏,而白白浪費八千萬元水費。水務署自○○年推出更換及修復約三千公里的老化水管計劃,需要十五年時間復修或更換水管,直至去年底,才完成約六成六的水管,水務署現正籌劃一五年後下一階段的水管更換及修復計劃。
不過,本港不少「老爺」水管未等到復修及更換已爆裂,其中在○九年,灣仔告士打道東行線地底一條逾二十年歷史的鹹水管突然爆裂,導致東行全線需要封閉,交通癱瘓,全日至少有十萬人受影響。去年中葵涌麗瑤一條三十年歷史的水管於一日內爆三次,累近萬名街坊制水。本月初土瓜灣馬頭圍道的高齡地底鹹水管在三星期內連爆兩次,導致早上繁忙時間逾二十條巴士線改道,大批打工仔及學生受影響。
「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直斥,有水務署承建商出蠱惑招「偷步」掘窿霸地,反映水務署監管工程不力,按現時監察水平,恐怕即使有違規,水務署仍懵然不知。而香港道路狹窄,水務工程延誤「日掘夜掘」,非常擾民,隨時因此發生交通意外及造成傷亡。他又稱,不少國家將水務民營化,能大大提升營運效益及食水質素,惟香港水務署是官僚衙門,浪費公帑之餘亦無為市民提供優質食水。
李先生(服務業):「水務署監管不力,縱容承建商出蠱惑招,多年來水務工程延誤情況無改善。」
李小姐(學生):「水務工程掘完又掘,沒完沒了,除了噪音擾民外,亦影響道路使用者安全。」
太陽報@龜速復修水管漏走8000萬元(21-10-2013)
水務署過去多次被炮轟維修水管不力、胡亂收取水費、水管長期失修等問題,本港水管殘舊失修,爆水管的情況幾乎無日無之,導致大量食水流失,更早已為人詬病。有監察政府團體直斥,水務署官僚作風依然不變,監管不力,縱容承建商出蠱惑招延誤工程,浪費公帑之餘,漠視工程延誤對民生的影響。
本港水管老化問題嚴重,水務署經常被批評管理水管不善,鹹、淡水管爆裂、水管滲漏等問題層出不窮,審計署曾炮轟水務署因水管滲漏,而白白浪費八千萬元水費。水務署自○○年推出更換及修復約三千公里的老化水管計劃,需要十五年時間復修或更改水管,直至去年底,才完成約六成六的水管,水務署現正籌劃一五年後下一階段的水管更換及修復計劃。
麗瑤曾一日爆三次
不過,本港不少「老爺」水管未等到復修及更換已爆裂,其中在○九年,灣仔告士打道東行線地底一條逾二十年歷史的鹹水管突然爆裂,導致東行全線需要封閉,交通癱瘓,全日至少有十萬人受影響。去年中葵涌麗瑤一條三十年歷史的水管於一日內爆三次,累近萬名街坊制水。本月初土瓜灣馬頭圍道的高齡地底鹹水管在三星期內連爆兩次,導致早上繁忙時間逾二十條巴士線改道,大批打工仔及學生受影響。
「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斥有水務署承建商出蠱惑招「偷步」掘窿霸地,反映水務署監管水務工程不力已不是新鮮事,但工程延誤往往造成公帑浪費,斥水務署管理層視公帑如倒水,任承建商「亂來」,按現時監察水平,恐有違規情況,水務署仍懵然不知。
何又稱,香港道路狹窄,水務工程延誤「日掘夜掘」,非常擾民,隨時因此發生交通意外及造成途人受傷,又指香港水管老化問題嚴重經常爆水管,惟水務署縱容工程延誤,公帑並無用於有效維修。
水務署多次遭炮轟管理不善,每次都說會吸取教訓,但事後依然故我,何民傑批評水務署官僚作風嚴重,不少國家將水務民營化,已大大提升營運效益及食水質素,惟香港水務署是官僚衙門,浪費公帑之餘亦無為市民提供優質食水。
星島日報@學者倡微調辣招穩樓市(20-10-2013)
辣招出台快將一年,住宅交投持續低企,有學者指,買家印花稅稅率有微調空間,使交投回升,而且增加政府稅收,達至多贏局面。
由獅子山學會及107動力昨天舉行樓市座談會,浸大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指,微調買家印花稅(BSD)稅率可達致多贏局面,稅率調整可控制物業投資價值,讓投資者有穩定回報,樓價則維持健康升幅,海外投資者入市意欲回升,帶動政府稅收上升,政府可隨之降低利得稅及新俸稅,整體增強本港競爭力,製造良性循環。
違原意 物業流通減
他續指,政府推出三種特別印花稅中,SSD存在問題,SSD為物業訂立銷售限制,違者須付額外稅率,使物業流通性大減,從而打擊金融中心地位,SSD實施初期雖有效降低投資者意欲,但隨着消息消化,買家入市意欲持續,但市場供應卻減少,反而促使樓價上升,製造泡沫。
同場參與會議的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馮興元指,BSD亦非全數由買家承擔,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早前開售的新盤,發展商為須付特別印花稅買家提供回贈,反應市場適應力高;買家印花稅稅率之高,破壞了學術上「印花稅」概念,實際更貼切為外地及公司買家稅。
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豁免本地人所組成的公司入市免稅較難,泡沫是否形成,應以整體物業空置率高低水平作衡量標準。
文匯報@學者撐推BSD增稅收(20-10-201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嘉銘)辣稅包圍下,樓市不但成為香港市民熱烈討論的議題,學者亦對此非常關注。有學者直言支持政府實行買家印花稅(BSD),但先決條件為擴大利得稅及薪俸稅的免稅額;亦有專家指出,政府的辣招在近期發展商推出優惠下,有關稅項已非由買家承擔。
前提先擴利得稅免稅額
浸會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昨日出席「中國學者笑看香港樓市調控」傳媒茶敘時表示,市場雖然有聲音指出政府應撤回辣招,他亦認為額外印花稅(SSD)的確打壓買家套現的機會,令地產市場流動性降低,甚至製造失業。不過,他直言支持政府實行BSD,認為措施可以增加政府稅收,減少外來競爭;更認同政府堵塞炒家利用公司名義買樓是正確的,強調一般上車人士不會利用公司名義買樓。然而,推行BSD的先決條件為擴大利得稅及薪俸稅的免稅額,推動市民大眾積極工作賺錢,並可加強香港經濟發展的基礎因素,提升香港競爭力,競爭力足夠的話根本毋須擔心樓市出現泡沫。
此外,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馮興元認為,如今的BSD已非由買家承擔,失去出招的原意。他解釋,由新地九龍站新盤天璽推出的稅項回贈中,可看出有關稅項乃由發展商承擔,令現時香港樓市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局面。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明報@辣招法理薄弱 或違基本法精神(17-10-2013)
謝偉俊指出,《基本法》第5條表明﹕「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謝偉俊認為辣招明顯是稅制的改變,所以不符合50年不變的原則。
辣招改變稅制 不符50年不變
謝偉俊又指《基本法》第105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保護私人和法人財產的取得、使用、處置和繼承的權利,以及依法徵用私人和法人財產時被徵用財產的所有人得到補償的權利……徵用財產的補償應相當於該財產當時的實際價值,可自由兌換,不得無故遲延支付……企業所有權和外來投資均受法律保護。」謝偉俊指辣招下以有限公司名義置業要徵重稅,便是牴觸了「法人財產」的權利,而非港人買樓要付買家印花稅,也是牴觸了「外來投資」受法律保護的精神。
牴觸「外來投資」受法律保護
此外,謝偉俊指政府常引用《基本法》第108條為辣招作辯護﹕「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香港特別行政區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自行立法規定稅種、稅率、稅收寬免和其他稅務事項。」然而,他說﹕「香港現在稅收不足,要增稅應付開支嗎?而有關條文,只說政府有權收稅,但沒說可以用稅項來做罰則,來限制港人的自由和權利!」
謝偉俊表示,在香港法例下,若市民覺得政府的立法或政策不合理,確可以有權在法例生效後3個月申請司法覆核,但卻要面對重大的法律風險,因一旦敗訴,便可能要被罰巨額堂費。他又以自己為例,曾以「公義」來挑戰律師公會,結會落得慘痛收場,所以一般市民未必可以隨便提出司法覆核,「更何况面對立法會一班對法律精通的人士呢」。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成報@電視台民營勝公營(17-10-2013)
爭議多時的新電視台牌照終於有結果,香港政府和行政會議最後決定只發出兩個免費電視牌照,由王維基創辦的民營電視台香港電視最後落空。
在 新聞公報的晚上,就有網民發起群組抗議政府不發牌給香港電視,並有數以萬計的網民響應加入聲討。可見政府的決定與市民的期望有很大落差。更加重要的事,政 府並沒有詳細交代不發牌的原因。過去廣管局曾經公開建議多發三個民營電視牌照,究竟今日以甚麼準則拒絕一間連電視廠房的土地也購置了的民間電視台?
如果政府是以香港電視沒有製作節目的經驗,那又怎樣解釋該公司已經投資了接近三億元,有八百名員工,並已經製作大量節目可以隨時廣播。
再者,另外兩間獲得發出免費電視牌照的電視台都同時經營收費電視,並且沒有放棄收費電視牌照的意圖, 兩間電視台會否將資源和精力投放在免費電視的發展上也是一個疑問。而香港電視是專注於免費電視的發展,這不是更有利於觀眾得到優質節目嗎?
負責發出牌照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被問及不獲發牌照的香港電視能否上訴,他的回答是法例上並無上訴機制,只可以透過法院提出司法覆核。
但小市民要提出司法覆核必須證明政府的決定是違反現有的法律,或者諮詢程序出錯,以及與市民的合理期望相違背。當然基本法有保障香港人言論自由的條文,實際上在香港發行報紙和設立網上電台也不用政府發牌,所以政府今次決定將會帶來司法上的爭議。
最諷刺的是,同屬蘇錦樑局長管理的香港電台,正打算花費大量公帑興建電視廠房,開設獨立的免費電視頻道。如果以日本的NHK和台灣的公視開支為參照,香港電台開設電視頻道的公帑花費將會每年數以億計。
明明有民間電視台願意真金白銀投資開設多一個選擇, 蘇局長卻沒有盡力爭取落實批出電視牌照,反而容許公營電視台的設立,香港納稅人和廣大觀眾最終都是輸家。
無論是民間的反抗情緒還是法院的挑戰,都會繼續發酵。政府現在可以選擇的解決方法只有兩個,一是重新發多一個免費電視牌照給香港電視,另一是在香港電台的電視中撥出頻道,讓更多民營電視台公開競投時段,那才是開啟香港電視的黃金時代。
107動力召集人 何民傑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澳門日報@施永青料樓價來年跌兩成(15-10-2013)
【香港消息】地產代理業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認為,未來一年,整體樓價跌兩成。
有發展商推售新盤時,減價和提供優惠,施永青認為是因應市場環境改變而調整策略。他不同意,指發展商向樓市辣招“跪低”的說法。
他指出,發展商減價促銷對代理行業有好處,但影響整個市場,特別是二手市場,令二手樓小業主更難套現,可能被迫再降價,未來一年內整體樓價可能跌兩成。
有發展商推售新盤時,減價和提供優惠,施永青認為是因應市場環境改變而調整策略。他不同意,指發展商向樓市辣招“跪低”的說法。
他指出,發展商減價促銷對代理行業有好處,但影響整個市場,特別是二手市場,令二手樓小業主更難套現,可能被迫再降價,未來一年內整體樓價可能跌兩成。
都市日報@財爺重申 無意減「辣」(15-10-2013)
有發展商推售豪宅新盤時提供印花稅回贈,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認為,這反映樓市重要性,如果沒有「辣招」,相信市場的波動將會更大。
曾俊華表示,希望立法會盡快通過「辣招」相關的立法工作,讓市場可以有一個穩定方向發展。他又說,議員提出任何修訂,都令信息模糊,造成不利。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濼生表示,近日有樓盤降價是跌市的信號。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認為,政府高估辣招成效,預計未來一年內,整體樓價下跌兩成。他又指,隨着負面影響浮現,辣招在兩年內必定撤銷。
另外,美國國會對提高國債上限的問題仍然未有共識。曾俊華認為,問題已由經濟層面帶到政治層面,香港肯定會受影響。他表示,本港金融監管機構已做不同壓力測試,即使最懷情況下,本港仍可以應對。
am730@料兩年內撤銷辣招 施永青:年內樓價跌兩成(15-10-2013)
新鴻基日前回贈印花稅推售新樓盤天壐,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圖)預計,主流地產商開始減價,二手樓市場的業主也會陸續減價,預料未來1年樓價將會下跌兩成;有經濟學者亦指,有關情況是樓價下跌的訊號,並認為辣招令資金外流,有機會造成財赤。
立法會今日審議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財政司長曾俊華昨強調,樓市管制措施不應有任何修訂;若取消「辣招」,樓市波動將會更大。施永青昨出席獅子山學會及107動力舉行的「樓亡調控:違憲?惡法?」研討會時,指一手樓帶頭減價,並為買家回贈印花稅,是因應市場轉變調整策略,並非向辣招「跪低」,亦相信二手樓業主更難套現,故會被迫跟隨減價,預料政府在未來兩年必定撤銷辣招,因其負面影響將陸續浮現。
他指,政府過度迷信辣招功效,但樓價上升並非單單因為炒賣造成,也涉及量化寬鬆,令投資者將資產投資物業,以及土地與樓市供應量不足所致,「佢哋有權將資產變做買房屋當儲存,但依家講到佢哋令樓價上升,影響香港經濟嘅罪魁禍首……政府政策、政治同經濟環境都會影響投資者選擇,佢哋有權減持,或者重整投資組合同撤資。」
嶺大經濟學系主任何濼生亦指,新樓盤降價是跌市訊號;辣招令本港投資減少致資金外流,樓市交投大減,導致政府稅收減少,相信今個財政年度出現財赤的機會極高。立法會議員謝偉俊稱,樓市辣招有違《基本法》保障私人及法人財產的要求。加拿大菲莎研究所主席Fred McMahon亦指,辣招影響香港自由經濟的聲譽。
立法會今日審議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財政司長曾俊華昨強調,樓市管制措施不應有任何修訂;若取消「辣招」,樓市波動將會更大。施永青昨出席獅子山學會及107動力舉行的「樓亡調控:違憲?惡法?」研討會時,指一手樓帶頭減價,並為買家回贈印花稅,是因應市場轉變調整策略,並非向辣招「跪低」,亦相信二手樓業主更難套現,故會被迫跟隨減價,預料政府在未來兩年必定撤銷辣招,因其負面影響將陸續浮現。
他指,政府過度迷信辣招功效,但樓價上升並非單單因為炒賣造成,也涉及量化寬鬆,令投資者將資產投資物業,以及土地與樓市供應量不足所致,「佢哋有權將資產變做買房屋當儲存,但依家講到佢哋令樓價上升,影響香港經濟嘅罪魁禍首……政府政策、政治同經濟環境都會影響投資者選擇,佢哋有權減持,或者重整投資組合同撤資。」
嶺大經濟學系主任何濼生亦指,新樓盤降價是跌市訊號;辣招令本港投資減少致資金外流,樓市交投大減,導致政府稅收減少,相信今個財政年度出現財赤的機會極高。立法會議員謝偉俊稱,樓市辣招有違《基本法》保障私人及法人財產的要求。加拿大菲莎研究所主席Fred McMahon亦指,辣招影響香港自由經濟的聲譽。
晴報@─樓市調研會:兩年撤辣招(15-10-2013)
本港樓市走勢受關注。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嶺大經濟學系系主任何濼生及中原集團施永青等,昨出席樓市調控研討會。施表示,發展商減價推新盤影響二手市場,預料未來一年樓價有機會跌兩成,並斷定政府兩年內撤辣招,認為政府應做好港人優先措施。他續說,現時樓價走勢受利息或金融市場等大環境因素影響多於辣招,減辣不一定令樓價大升,政府應持開放態度,而非「企硬」。
何濼生坦言,近日有樓盤降價是跌市訊號,又指辣招令資金外流,樓市交投大減令政府稅收大跌,料新財政年度政府或有財赤。謝偉俊更指辣招違背基本法,無保障私人及法人財產,同時違反資本主義五十年不變的承諾。
本港樓市走勢受關注。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嶺大經濟學系系主任何濼生及中原集團施永青等,昨出席樓市調控研討會。施表示,發展商減價推新盤影響二手市場,預料未來一年樓價有機會跌兩成,並斷定政府兩年內撤辣招,認為政府應做好港人優先措施。他續說,現時樓價走勢受利息或金融市場等大環境因素影響多於辣招,減辣不一定令樓價大升,政府應持開放態度,而非「企硬」。
何濼生坦言,近日有樓盤降價是跌市訊號,又指辣招令資金外流,樓市交投大減令政府稅收大跌,料新財政年度政府或有財赤。謝偉俊更指辣招違背基本法,無保障私人及法人財產,同時違反資本主義五十年不變的承諾。
何濼生坦言,近日有樓盤降價是跌市訊號,又指辣招令資金外流,樓市交投大減令政府稅收大跌,料新財政年度政府或有財赤。謝偉俊更指辣招違背基本法,無保障私人及法人財產,同時違反資本主義五十年不變的承諾。
本港樓市走勢受關注。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嶺大經濟學系系主任何濼生及中原集團施永青等,昨出席樓市調控研討會。施表示,發展商減價推新盤影響二手市場,預料未來一年樓價有機會跌兩成,並斷定政府兩年內撤辣招,認為政府應做好港人優先措施。他續說,現時樓價走勢受利息或金融市場等大環境因素影響多於辣招,減辣不一定令樓價大升,政府應持開放態度,而非「企硬」。
何濼生坦言,近日有樓盤降價是跌市訊號,又指辣招令資金外流,樓市交投大減令政府稅收大跌,料新財政年度政府或有財赤。謝偉俊更指辣招違背基本法,無保障私人及法人財產,同時違反資本主義五十年不變的承諾。
經濟通@施永青估樓價一年跌兩成,重演98後爭相減價局面(15-10-2013)
新盤減價促銷,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指,二手業主或被逼跟隨減價,重演97後發展商與
小業主爭相減價局面,料未來一年樓價跌兩成;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冀立會盡快通過辣招。
施補充,發展商減價推盤對於整個樓市會造成影響,令二手樓小業主更難套現,可能被逼再
降低叫價,可能重演爭相減價的局面,令未來一年樓價會由高峰下跌兩成,屆時能夠抵銷「辣招」影響,但由於經濟情況穩定,相信不會出現恐慌性拋售。
小業主爭相減價局面,料未來一年樓價跌兩成;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冀立會盡快通過辣招。
施永青昨出席研討會時形容,新地(00016)大幅減價開售天璽的手法,是希望「一步
到位」為樓價「摸底」,吸引買家營造樓市升勢氣氛,但相信未必有利於其他發展商推盤,料其他今年售樓成績不理想的發展商,在利益需要下會跟從減價。
到位」為樓價「摸底」,吸引買家營造樓市升勢氣氛,但相信未必有利於其他發展商推盤,料其他今年售樓成績不理想的發展商,在利益需要下會跟從減價。
施補充,發展商減價推盤對於整個樓市會造成影響,令二手樓小業主更難套現,可能被逼再
降低叫價,可能重演爭相減價的局面,令未來一年樓價會由高峰下跌兩成,屆時能夠抵銷「辣招」影響,但由於經濟情況穩定,相信不會出現恐慌性拋售。
他認為,現時樓價調整是因為利息或金融市場等大環境因素,多於因為政府的辣招,並認為
隨著負面影響浮現,辣招在兩年內必定撤銷,當局應做好港人優先措施,大部分劃作「港人首置」用地。
隨著負面影響浮現,辣招在兩年內必定撤銷,當局應做好港人優先措施,大部分劃作「港人首置」用地。
事實上,施永青自政府年初推出「辣招」以來,已經預測樓價將下跌兩成,昨日他承認,現
時距離年底僅兩個月,相信預測難以「達標」,會調整到現時起未來一年樓價跌幅為兩成。
《香港經濟日報》
時距離年底僅兩個月,相信預測難以「達標」,會調整到現時起未來一年樓價跌幅為兩成。
《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商報@投資者憂加息 減持物業 施永青料樓價一年跌兩成(15-10-2013)
【香港商報訊】記者劉思桐報道:對於樓市「辣招」,政府官員連日多次強調其重要且有效,將「不減辣、不撤招」。但地產界人士卻指政府高估「辣招」功效。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昨出席樓市研討會時稱,近期樓市熾熱程度消褪,主要受美國退市消息影響,投資者憂低息環境不再,並非政府辣招效應。他料未來一年內整體樓價將下跌兩成,且「辣招」的負面效應將於兩年內浮現,政府亦或於兩年內撤招。
獅子山學會及107動力昨日舉行樓市調控研討會,施永青與會時稱,認同辣招可抑制樓價過快上漲,且符合本港民意,但強調這不等於辣招不可修訂,且不認為修訂辣招會令樓價大幅反彈。他建議,對辣招一些有負面影響或不恰當的部分,政府應持開放態度聽取各方意見。
樓價跌五成預測難成真
施永青指,目前香港經濟未差至衰退程度,但隨美國退市,低息環境可能過去,投資者會減低投資物業比重,因而對樓價構成壓力。他預計,未來一年內整體樓價有機會下調兩成,但因本港經濟整體基調穩定,料不會出現恐慌性拋售,故所謂坊間「樓價將跌五成」的預測相信應不會成真。
關於近日有發展商推新盤時,提供減價及回贈印花稅等優惠,施永青就認為,這是發展商因應市場環境改變而調整策略,並非可看作發展商向辣招「跪低」。他指出,一手樓減價促銷將令二手樓小業主更難沽樓套現,甚至進一步被迫降價,從而影響整個市場。
學者料辣招令資金外流
同一場合,嶺南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何濼生指出,辣招限制了有購買力的人群,反而令無力承擔樓市風險的一群人如「白居二」等入市。他認為,用樓價控制需求才是最安全有效的做法。何濼生續稱,辣招令本港投資機會減少,加上樓市政策不明朗,或導致大量資金外流,有機會令本港經濟轉弱。此外,他亦指,辣招令樓市交投減少,發展商盈利下跌,令政府稅收減少,若堅持不撤招,料下年度或有很大機會出現財政赤字。
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於研討會上認為,樓市調控措施中部分法律及數據基礎欠奉。他舉例指,香港居民中的非永久性居民購樓佔總體購樓比例近年並無明顯升幅,限制其購樓的理據不清晰。
大公報@施永青料樓市將展跌浪(15-10-2013)
【本報訊】記者張婕舒報道:針對近日政府重申不會「減辣」或設任何日落條款,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估計,受「辣招」影響,年初以來樓價高位徘徊的局面近期或被打破,一年之內整體樓價將較高峰期有約兩成的跌幅。嶺南大學經濟系系主任何濼生指出,樓市交投減少,將使得政府稅收銳減,新一財政年度出現財赤機會較大。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則坦言, 「辣招」的推出欠奉法理及數據支持。
何濼生憂稅收銳減
施永青昨日在獅子山學會與107動力合辦的「樓市調控:違憲?惡法?」研討會上指出, 「辣招」推出令交投回落,大部分地產商今年銷售未達標。當一些主流發展商開始減價,二手市場亦將受到影響,小業主套現變得更加困難,被迫降價吸客。因此,年初以來樓價在高處徘徊的局面近期可能被打破,樓價可能出現較明顯下調。他相信,一年之內,整體樓價將較高峰期時下跌兩成左右,這一跌幅亦足以抵銷「辣招」的負面影響。
施永青續指,政府可能過度迷信「辣招」功效,去年推出額外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時,市場價格都「冇咩反應」,直至今年初推出雙倍印花稅時,樓價才開始在高價徘徊,而這可能是美國醞釀退市所致。利息、金融市場對樓價的影響可能大過「辣招」,因此小小修訂不會令樓價大升,建議政府持開放態度。他預計,隨負面影響的浮現,政府將在兩年內撤招,他贊成當局將每年新批土地的一半以上作為港人首置用地。
何濼生認為, 「辣招」使本港投資機會減少,一定會導致資金外流,令內部經濟動力減弱,零售業等其他行業亦將受到打擊。而且,發展商盈利減少,也將使政府稅收應聲銳減,新一財政年度很可能出現財政赤字。他說,近期有樓盤降價是跌市信號,但擔心價格下調將吸引一批承擔風險能力較小的買家入市,這些買家多靠按揭買樓,一旦樓價跳水,負資產風險很大。
謝偉俊則引述基本法指出, 「辣招」違背了第105條「依法保護私人和法人財產的取得、使用、處置和繼承的權利」及第25條「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構成對非永久居民的歧視。且政府亦從未分析買家中非永久居民的比例,因此「辣招」的推出欠奉法律、數據基礎。
加拿大菲莎研究所主席Fred McMahon表示,香港的經濟自由度高,對整個世界有積極影響,應加以保護。「辣招」使得樓市交投收縮,令市場資訊混亂,將影響買家所做決定的質量。
明報@施永青料辣招令樓價跌兩成(15-10-2013)
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昨出席一研討會時表示,香港經濟未衰退,故樓市不會大幅下跌;由於買家印花稅最高是15%,連同雙倍印花稅的4.5%,故預計未來樓價會下跌20%。他又說,現時辣招政策令到樓市交投大跌,導致社會的資源未能充分發展和利用。他相信辣招的負面影響在兩年內會反映出來,屆時政府就要面對現實撤招。
預計其他發展商效法回贈辣稅
對於近日有發展商推售豪宅新盤時,以回贈七成買家印花稅作招,施永青表示,相信其他有發展商也會跟隨這做法提升銷量。
事實上, 97 後本港樓市曾現多次跌市( 見圖),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計,其中97後金融風暴令樓價由97 年高峰,至03 年累跌近7成;08 年金融海嘯則令樓價下跌23%,不過其後已急速反彈。
即使今年政府出招後,CCL 兩個月內下跌超過4%,但仍遠高於97 高峰約16%。
財爺:籲盡快通過辣招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重申,希望立法會盡快通過這些「辣招」,讓巿場可以有一個穩定的方向發展,並強調現階段任何的修訂會模糊市場信息,故應保持辣招。
被問到地產商是否開始「拆招」時,曾俊華表示,如果沒有這些「辣招」,相信巿場的波動會更加大。
立法會今日會繼續審議買家印花稅,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表示,黨內仍未達成共識會否支持修訂。
太陽報@「辣招」減稅收港府或財赤(15-10-2013)
【本報訊】政府針對樓市的「辣招」惹來學者批評。嶺南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何濼生警告,「辣招」使樓市交投大減,大量資金外流,影響政府稅收,倘政策不撤或不修改,料政府下個財政年度或出現財赤。有地產代理業界代表指出,相信未來一年內整體樓價會跌兩成,隨政策影響浮現,政府會在兩年內「撤招」。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則重申不宜「撤招」。
曾俊華稱不宜「撤招」
何濼生昨日出席一個研討會時表示,受「辣招」影響,樓市交投淡靜,政策趕走不少買家,導致資金外流,政府稅收亦同時大減,估計下個財政年度港府出現財赤的機會很大。他又表示,近日有樓盤降價,認為是跌市的訊號,呼籲港府不要再「任意加辣」,否則令情況惡化。立法會議員謝偉俊認為,政府推出的「辣招」與本港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等基本法所訂明的條文相違,政府推行政策時欠法理上依據。
曾俊華在另一場合則表示,如果「辣招」不出,相信樓市會更波動。他呼籲立法會早日通過有關「辣招」的草案,使樓市可穩定發展,同時將權力交出,讓政府在合適經濟情況下才「撤招」。
他又說,當局過去一年已就美國一旦出現債務違約的影響,作多方面準備,而有關監管機構亦已就不良情況作壓力測試,結果反映市場上不同機構都可以應對。
香港經濟日報@新盤減價 施永青估樓價跌2成(15-10-2013)
新盤減價促銷,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指,二手業主或被迫跟隨減價,重演97後發展商與小業主爭相減價局面,料未來一年樓價跌兩成;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冀立會盡快通過辣招。
施永青昨出席研討會時形容,新地(00016)大幅減價開售天璽的手法,是希望「一步到位」為樓價「摸底」,吸引買家營造樓市升勢氣氛,但相信未必有利於其他發展商推盤,料其他今年售樓成績不理想的發展商,在利益需要下會跟從減價。
施補充,發展商減價推盤對於整個樓市會造成影響,令二手樓小業主更難套現,可能被迫再降低叫價,可能重演爭相減價的局面,令未來一年樓價會由高峰下跌兩成,屆時能夠抵銷「辣招」影響,但由於經濟情況穩定,相信不會出現恐慌性拋售。
他認為,現時樓價調整是因為利息或金融市場等大環境因素,多於因為政府的辣招,並認為隨負面影響浮現,辣招在兩年內必定撤銷,當局應做好港人優先措施,大部分劃作「港人首置」用地。
事實上,施永青自政府年初推出「辣招」以來,已經預測樓價將下跌兩成,昨日他承認,現時距離年底僅兩個月,相信預測難以「達標」,會調整到現時起未來一年樓價跌幅為兩成。
何濼生:跌市訊號現 買家減
同場出席研討會的嶺大經濟學系主任何濼生亦認為,情況很明顯反映跌市訊號,豪宅及換樓買家減少,發展商不減價難以去貨。他又指出,政府不應以辣招控制市場需求,因樓價上升才是最有效手段控制需求,其間入市的亦是市場最有實力的買家,即使跌市對買家所造成的影響亦不會很大。
至於智庫組織Fraser Institute的學者、專家Fred McMahon則認為,香港應保持經濟自由,加拿大實施租務管制的例子,反映政策干預長遠或引起反效果,而樓市成交減少,市場上的資訊減少,影響市場透明度及決策。
立會今審議 印花稅修訂草案
同時,立法會議員謝偉俊質疑辣招會否違反《基本法》內,有關保障個人能自然處置資產,以及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條文,日後或引起司法覆核。
對於發展商以回贈印花稅方式「化解」辣招,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返港後指出,情況很明顯顯示辣招的重要性,若果沒有辣招,相信巿場的波動會更加大,因此冀立會盡快通過,而他亦有權在適當時候刪除辣招。
另外,立法會今會就《2012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展開逐條審議的程序,涉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包括回應議員提出的修正案。
新報@財爺重申辣招重要無意撤施永青指政府誇大效用 料兩年內撤招(15-10-2013)
近日新盤減價促銷,令二手樓價受壓,地產業界頻促政府撤招,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重申,辣招重要,並需要保持,又指無辣招料樓巿波動更大。不過,中原創辦人施永青則認為,政府誇大辣招效用。他又指相比樓市高峰期,樓價料最多跌兩成,又大膽預料政府兩年內撤招。
【本報記者莫絮真報道】剛結束訪美之行的曾俊華重申辣招重要,無辣招樓市波動更大。近日有發展商推售新盤,以低市價三成招徠,吸引過千名買家排隊抽籤,其中不乏內地買家。曾俊華指不覺得發展商開始拆解辣招,又表示議員對辣招提出任何修訂,只會令辣招模糊化,最重要是讓市民收到清晰的訊息,辣招會維持。曾俊華希望立法會早日通過辣招法案,令樓市穩定發展,又指若看到適當的經濟情況,會盡快撤招。
曾俊華亦關注美國債務問題,期望美國民主及共和兩黨爭議盡快解決,並提出透明度高的減債方案,若美國債務違約,港府亦已做好準備,稱政府密切留意美國情況,作出適當應對,亦進行了壓力測試,本港的監管機構能應付。
辣招負面效應難控
施永青表示,現時樓價下跌,主要受外圍經濟因素影響,不是辣招直接令樓價下跌,質疑政府誇大辣招效用,預料未來一年樓價將下跌兩成,扺銷辣招影響,又大膽估計兩年內,政府將承受不住辣招負面效應,終會撤招。
施永青預料大部份發展商不能達到全年售樓目標,又稱有發展商的新盤減價三成搶客,令二手樓價受壓,二手業主套現困難,被迫減價爭客。他指發展商售樓重點非為補貼要付大量印花稅的內地客,旨在吸引不用補貼太多的香港買家,新盤劈價純為噱頭,目的製造人潮效果,為日後售樓鋪路。
施永青又認為,增加土地供應才是治本之法,他贊成「內外有別」,新批土地應以港人自住上車客為優先,至少超過一半新批土地都應是港人港地,讓港人上車客憧憬未來,製造信心,現時樓價料能穩定。
施永青籲增港人港地
他指出,香港經濟未差到衰退,低息環境過去,投資者重組投資組合,未見恐慌性拋售,又表明正重整自己的投資組合,房產類仍多佔了點,料會減持,但時間未定。現時中原與利嘉閣的市佔率約佔四成,他說,中原浮沉於收支平衡之間,「淹淹一息,仲未死得」,利嘉閣則嚴重虧損,正食老本,故放棄盈利,擴大市佔率,但員工大部份人「無單開」,佣金大減「頂唔住」,料年尾收回最後一批佣金後,新年後將有大批員工流失。
蘋果日報@首回應天璽補貼印花稅 財爺:反映辣招有效(15-10-2013)
【本報訊】新地(016)一招代客付七成「雙辣招」稅項賣尖沙嘴天璽貨尾,即爆發搶購熱潮,為政府實施多項樓市措施後的罕見情況。儘管業界高呼要求撤辣,惟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甫從美國抵港,即開腔回應地產商回贈稅項手法,表示若樓市沒有辣招,市場波動會更大,反映辣招對穩定樓市具有一定作用。記者:湯家明
政府壓抑需求下,樓市交投嚴重萎縮,發展商拆招救亡。兩周前,新地以回贈大額印花稅方式推銷天璽,破解「雙辣招」魔咒,旋即吸引大批本地客,甚至消失一段日子的內地買家也飛撲入市,場面之哄動,乃一手新例後罕見。
就天璽劈價兼「拆招」賣樓,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日前還不評論個別地產商的營銷手法,惟「財爺」曾俊華昨甫落機回港,即開腔首度回應有關回贈印花稅賣樓的做法,並表示如果樓市沒有辣招,市場波動會更加大,故更顯得辣招的重要;同時,希望立法會盡快通過辣招,令市場有穩定方向發展,在適當的經濟情況下,政府才會刪除辣招。
對於政府企硬不撤辣招,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認為,辣招是有需要的,但不等於完全毋須修訂,政府應採取開放態度,「我唔認為一修訂,樓價就大升。」他指:「政府將自己辣招的功效睇得太高,現在樓價出現調整,是利息的因素,辣招是令交投回落,並非令價格調整。」
施永青料樓價跌兩成
施永青續指,有發展商睇到這個格局,主動減價,相信其他發展商會跟隨,未來樓價會持續調整,二手市場將受影響,「之前成交唔多,家發展商搶客……二手業主套現會更困難,被逼降價,要面對現實作出調整。」至於「係咪投資機會就要諗清楚。」
對於有市場估計樓價跌五成,施永青坦言:「無咁多!」因本港未至於經濟衰退,主要是低息環境過去,投資者重整投資組合,經濟無出現蕭條,不會出現恐慌性拋售,相信兩成跌幅已抵銷辣招的負面影響,「一年之內應該跌兩成的機會好大!」
他補充,二手業主面對額外印花稅綑綁三年,加上本港六成業主已供滿物業,資金苦無出路,不會貿然賣樓,但當二手樓貴過一手樓,屆時二手業主要賣樓就要和一手樓睇齊。
嶺大經濟系主任何濼生表示,天璽減價反映「唔大幅減價係賣唔出,尤其豪宅市場,豪宅基本上是由二手業主換上來,由換樓客支持,家換樓死,邊個買呢?呢個肯定是跌市訊號。」
他最擔心是在跌市下,承擔不起樓價的人會首當其衝,尤其是早前高位入貨的「白居二」買家,「信心是可以一夜之間消失的」。
香港置業高級執行董事伍創業認為,除新盤劈價成後市指標,市場聚焦美國是否陷入債務違約,將成股樓投資者關注無點。
信報財經新聞@新樓變相減價施永青︰樓價恐跌兩成(15-10-2013)
近日有發展商牽頭回贈印花稅,變相減價沽貨,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認為,主流發展商減價將帶動其他發展商仿效,未來一年整體樓價或跌兩成,惟辣招立法後2年內政府或須撤招。
立法會一委員會開會討論《2012 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前夕,施永青昨天出席一研討會時指出,發展商因應市場環境改變而調整策略,其他發展商料陸續減價推盤。
未來減持物業比例
他認為,新盤減價是一個訊號,多家上市發展商需要以此出售物業「交功課」,未來或有二手單位叫價高於一手的局面,啟示小業主如要沽出單位亦要減價,估計樓價調整將持續。他預計,辣招立法後2 年內,將出現負面影響,屆時政府將受壓被迫撤招。
施永青批評,政府對辣招的功效「過度迷信」,2010 年推出額外印花稅(SSD)後摸貨炒賣個案已大幅減少,惟期內樓價仍有上升,是基於全球量化寬鬆。政府是次堅持不修訂,料與政治因素有關。
他指出,多年來樓宇供應與需求有大幅距離,政府開發總面積應加倍;政府推地也未有照顧首置人士的需要,認為政府新批土地上應有逾半數用地推行港人首置優先。
代理方面,樓市交投量已跌5 至6 成,由於佣金收入滯後,他估計明年代理面對沒有佣金收入的問題。雖有發展商回贈稅款以促銷,對代理行業有好處,惟暫時只涉及數十伙,相信要更多發展商減價才有效果。此外,他表示自己作為投資者,會按市場變化作決定,目前持有的物業比例略高於合理水平,未來仍會減持。
嶺南大學經濟學系教授何濼生指出,目前本港投資機會減少,外來資金已有流走情況,認為未來本港內部經濟轉弱,新財政年度或會出現財赤。
此外,由107動力和代理業界等組成的辣招苦主大聯盟,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稱,聯盟正研究在本月26日舉行汽車遊行至政府總部,受影響的運輸業界亦將參與,冀政府能撤辣招保生計。
財爺︰突顯辣招重要
另一方面,由於近期發展商以送贈印花稅等方式推售新盤,令辣招的壓力再受關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認為,發展商的做法,明顯地顯示辣招是重要的,重申若沒有辣招,市場波動更大,再度呼籲立法會盡快通過。
文匯報@政商學界反「辣招」(15-10-201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政府推出多項「辣招」調控樓市,在政界、商界和學界均有不同意見。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昨日表示,雖然他本人並未非常積極地推動「減辣」,但作為行業一分子,應為行業說話。他聲稱「我不擔心辣招不撤,由法律通過之日起計,我立此存照,兩年之內會被撤銷。因為它的負面影響在兩年之內會反映出來,屆時除非政府真是傻的,否則它都會承受不住壓力,被迫撤招」。
施永青:樓價上升因「量寬」
施永青認為,由2011年起至今,炒賣活動已基本絕跡,樓價上升的重要原因是全球實行「量化寬鬆」政策所致。在貨幣大量增加的形勢下,「香港的中產階級有權因應金融市場的轉變做一個保護,將部分資產以房屋的形式儲存,這是香港中產階級應有的權利」。他又稱,「樓價高,你買不起是好事,到時候不會中招,內地人由他去買囉,(反正)他錢多。」
對於「港人優先,自用優先」,施永青稱完全贊成,但強調應由政府來實行,即政府新批的土地應該港人優先、自用優先。他稱,現時「港人港地」可以賣給投資者,政府自己的土地未能完全實行「港人港地」,反而要犧牲小業主的利益,令其買樓時已與內地客競爭而付出代價,賣樓的機會又被減少,對小業主不公平。
何濼生:恐全部趕走實力買家
嶺南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何濼生也表示,擔心「辣招」將有實力買家全部趕走,無法承擔風險的人反而入市。有些買家借二按買樓,借錢比重達9成,一旦樓價下跌,這些人將會淪為負資產。他又稱,作為經濟學者,認為控制需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價錢,「價錢高了,需求自然會窒礙,沒實力的人就不敢買了。讓樓市自由發揮,不能承擔風險、買不起的人暫時退出市場,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
他稱1979年時本港樓價升幅為43%,1980年為36%,1981年為23%。當時的港督的應對之策並非推「辣招」,而是「非常果斷地大幅增加土地供應,一年就推出百餘公頃土地,而且三年之內就能起到公屋」。他又稱,對於金管局控制按揭成數「絕對贊成而且讚賞」,「我真的很奇怪,再推出辣招做甚麼?讓浮動樓價去控制需求,才是最有效、最安全和最公平的做法」。
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則從法律角度指出,基本法第105條規定保護所有私人和法人的財產,而「辣招」影響了非永久居民買樓,甚至面對歧視性待遇,有限公司的利益也不受保護;第25條亦規定,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永久或非永久,都應在法律面前平等,印花稅針對在香港未住滿7年的非永久居民,明顯是有問題的」。
星島日報@施永青:未來一年料樓價跌20% (15-10-2013)
施永青昨表示,近日有大型發展商減價推售九龍站豪宅新盤,令二手業主被逼跟隨降低物業叫價,故預計在未來一年,二手樓價將下跌兩成,能夠抵銷DSD及買家印花稅(BSD)等辣招的影響。他補充指,政府年初推出的辣招有助壓抑樓價,同時亦合乎民意,但並非不可以修訂,冀政府持開放態度聆聽意見。
辣招負面因素逐漸浮面
他又預計,辣招將於未來兩年內撤銷,因為該措施多項負面因素會逐漸浮面,逼使當局不得不考慮撤銷。對於政府近期加快賣地,他建議未來賣地時可預留一半以上地皮,加入港人港地條款,以讓港人用家優先置業。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濼生指,新盤降價是跌市信號,因換樓鏈中斷,發展商累積降價壓力大,而辣招令投資機會減少,加上樓市前景不明朗,將導致大量資金外流,有損本港內部經濟效率。此外,成交減少會引致稅收下降,預計下年度政府庫房有機會出現財政赤字。
南華早報@Cooler market could dent city's coffers(15-10-2013)
Economist warns that tougher rules on flat sales will reduce government revenue, while agent says they damage free-market principles
Measures to cool the housing market could result in a serious deficit for the government in the next financial year by slashing one of its main income sources – stamp duty on property sales – a university economist says.
Ho Lok-sang said a dramatic drop in transactions had already been noted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a special stamp duty and a 15 per cent duty on overseas and corporate buyers on top of stamp duty.
“The cooling measures will not only dampen overseas demand on local properties, but reduce the supply of flats especially in the second-hand market,” the Lingnan University professor said. “Owners seem to be cautious over the uncertain market conditions, worrying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further intervene in the market.”
Ho was speaking at a seminar organised by free-market think tank The Lion Rock Institute and low-tax campaigner Momentum 107 on the cooling measures.
He said the measures could also shake the confidence of potential property buyers and foreign investors that might have a snowball effect in areas beyond the property market. “All these would result in a huge impact on government income,” he said.
According to the Inland Revenue Department, residential property transactions involving company buyers b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uyer’s Stamp Duty stood at 80,349 between January and October last year, while the number dropped to 54,964 from November last year, when the duty took effect, to last month.
Another guest speaker, Centaline property agency founder Shih Wing-ching, said property cooling measures should not go against free-market principles as it would hinder the free flow of capital and put investors in an unfair situation.
“It is understandable that, sinc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oth the Bank of England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have used the policy of quantitative easing to try to revive consumer spending, but have created turbulence in the market,” he said.
“Individuals would therefore like to protect their assets by converting their money into real estate.”
He said the measure had more to do with political aims than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Chief executive Leung Chun-ying put forward his ideas on tackling the city’s housing problems when he was running in the chief executive election and he is endeavouring to separate the government from being close to the commerce sector.”
Shih said the cooling measures would not bring long-term housing improvements unless the government could boost land supply.
He also suggested the measure might be scrapped within two years because of its damage to the free market.
Meanwhile, Financial Secretary John Tsang Chun-wah reiterated yesterday the government would not amend the cooling measures or introduce a sunset clause for the Stamp Duty (Amendment) Bill 2012, amid calls for adjustments to the controversial taxes.
Tsang said removing the measures would cause more turbulence in the market when the government’s aim was to stabilise it.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訂閱:
文章 (Atom)